翰墨他生业,山林晚岁心。
那知身已老,但觉意增深。
捉麈谁能话,扶筇可细寻。
晚来庭鹊喜,似恐有归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观化堂编校旧书》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此诗写诗人晚年退居林下,专心编校旧书的情景。

其一:翰墨他生业,山林晚岁心。

注释:我从事文学创作已经很久了,现在隐居在山林之中。

其二:那知身已老,但觉意增深。

注释:谁知道我已经到了老年?只觉得我的意志更加坚定。

其三:捉麈谁能话,扶筇可细寻。

注释:拿起麈尾和人谈论世事,谁还能听我说呢?拄着手杖细细地寻找,也许能找到一些道理。

其四:晚来庭鹊喜,似恐有归音。

注释:黄昏时庭院中喜鹊欢叫,好像生怕有好消息传来。

译文:

我一生从事文学创作已经很久了,现在隐居在山林之中。谁知我已经老啦,只是感觉意志更加坚定。

我拿起麈尾和别人谈论世事,谁能听我说话呢!拄着手杖去细细地寻找,也许能找到一些道理。

黄昏时分,庭院中喜鹊欢叫,好像生怕有好消息传来。

赏析:

陈与义生活在宋哲宗、宋徽宗时期,曾因主张抗金而得罪过朝廷,被贬谪到湘乡县,后改任商州团练副使、襄州防御使等职,最后定居于江西南雄军(今江西省南雄市)。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罢官,因此,他一生都在官场中度过,很少有机会接触民间百姓,所以,他在《观化堂编校旧书》一诗中,表达了自己晚年退居林下,专心编校旧书的愿望。

“翰墨他生业,山林晚岁心”。这句说自己一生从事文学创作已经很久了,现在隐居在山林之中。“翰墨”一词,指的是文词、笔墨、书法,这里指代的就是文学。“他生业”,就是另外一项事业,即另外一种职业,也就是“他生”的事业,“翰墨”一词在这里是比喻的意思。“翰墨”一词,用来形容文词、笔墨、书法,这里指代的就是文学。“他生业”,就是另外一项事业,即另外一种职业,也就是“他生”的事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一生从事文学创作已经很久了,现在隐居在山林之中。

“那知身已老,但觉意增深”。这句说自己不知道我已经老啦,只是感觉意志更加坚定。这里的“那知”二字,是反问的意思,意思是说:“怎么知道呢?”“知”在这里是知道的意思,“老”在这里是年纪大了的意思,“那知”就是“哪里知道”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哪里知道我已经老了?只是感觉意志更加坚定。这两句是说:“我哪里知道我已经老了?只是感觉意志更加坚定。”

“捉麈谁能话,扶筇可细寻”。“捉麈谁能话”中的“捉麈”,“麈”是一种动物名,一种鹿类的动物,也叫麈尾,用来摇动可以发出声响。“麈”字在这里用作名词使用,指麈尾,也作“麈尾”。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拿起麈尾和人谈论世事,谁还能听我说呢!“扶筇可细寻”中的“扶筇”,“筇”是竹子做的手杖。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拄着手杖去细细地寻找,也许能找到一些道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拿起麈尾和人谈论世事,谁还能听我说呢?”“拄着手杖去细细地寻找”,意思是说:“拄着手杖去细细地寻找”,也许能找到一些道理。

“晚来庭鹊喜,似恐有归音”。这是说:黄昏时庭院中喜鹊欢叫,好像生怕有好消息传来。这两句是说:傍晚的时候,庭院里喜鹊欢叫声不断,好像害怕没有好消息传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傍晚时庭院里喜鹊欢叫声不断,好像害怕没有好消息传来。

“赏析”部分是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