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 硕人生日

黄花犹未拆霜枝。今年秋较迟。六幺催泛玉东西。登高庆诞时。
神仙事,古来稀。且为千岁期。戏莱堂上两庞眉。何妨举案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阮郎归·硕人生日》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是宋代诗词的代表作之一,还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下面对这首词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李弥逊,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他生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卒于南宋晚年,晚年隐居连江(今属福建)。李弥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风格豪放,情感真挚,被广泛传颂。他的词作中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2. 诗词原文:《阮郎归·硕人生日》全文如下:
    黄菊未拆霜枝,今年秋较迟。六么催泛玉东西,登高庆诞时。
    神仙事,古来稀,且为千岁期。戏莱堂上两庞眉,何妨举案齐。

  3. 诗词翻译: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登高庆祝生日的画面,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以及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追求。通过“黄菊未拆霜枝”和“六么催泛玉东西”,诗人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美景,也隐喻了人物的高贵与尊贵。同时,诗中的“神仙事,古来稀”,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而“且为千岁期”则是对长寿和永恒生命的渴望。最后一句“戏莱堂上两庞眉,何妨举案齐”则透露出诗人在简朴生活中享受天伦之乐的满足感,以及对家庭和睦的重视。

李弥逊的《阮郎归·硕人生日》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审美能力,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感悟。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古代诗词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