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江头月正弦,捉月台边酒满船。扰扰利名蚁慕膻,如公岂但酒独贤。
平生醉里诗三千,卷起长江作长笺。悲哉人世隔天渊,一日乘风反自然。
死生在我我则天,欲死得死岂其冤。欲罢长风大放颠,苍茫何处可拍骑鲸肩。
蛾眉亭
介绍
“蛾眉亭”是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的一个古迹,建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 。
蛾眉亭不仅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还因为它承载了历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通过对蛾眉亭的介绍,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江头月色如弦,捉月台边酒满船,来表达对名利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喜爱。 下面是诗句及译文: 1. 蛾眉亭 译文:蛾眉亭位于采石江头的月下,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如同在捉月台上饮酒的人们。 赏析:这里诗人用“蛾眉亭”作为地点的标识,同时也象征着美丽、优雅。而“江头月正弦”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 2. 捉月台边酒满船 译文:在捉月台上,人们饮酒作乐
诗词原文: 一片沙明万古秋,半规月印两眉头。 无人不有关心事,各自看山各自愁。 注释解释: - 一片沙明万古秋:形容沙地在万古不变的秋日中显得格外清晰明亮,像是一幅静谧的画面,给人以宁静和深远的感受。 - 半规月印两眉头:描述月亮的一半投影映照在两道眉毛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美景。 - 无人不有关心事:表示每个人心中都藏着未言说的忧虑和思念,这些情感如同秋天的落叶一般无法避免。 -
【解析】 题干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本题要求考生先写出诗句,再写出译文,然后对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出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进行赏析。 【译文】 蛾眉亭在天边的月亮下,双弯的新月倒映在水面上。翠云浓密的天气使人感到格外寒冷。我意谓两山都是土石构成的,诗人却把它当作情思的寄托。 蛾眉亭: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新月:指弯弯的月亮。双弯:形容新月初升时,像弯弯的眉毛一样。翠云
蛾眉亭 千尺悬崖巨浪撞,危亭高峙对微茫。 远峰凝黛双蛾澹,流水连云一带长。 日落江容难可尽,天寒山色不成妆。 停舟欲试登临眼,北望青烟欲断肠。 注释: - 蛾眉亭:一个位于高处的观景亭,因其位置靠近著名的蛾眉山而得名。 - 千尺悬崖:形容悬崖非常高,有上千尺之高。 - 巨浪撞:巨大的海浪冲击着悬崖。 - 危亭高峙:危险的亭子高高耸立,给人一种危险的感觉。 - 微茫:模糊不清,不可见。 -
蛾眉亭 浩荡长流浪拍天,貔貅十万坐楼船。 年年春满江南岸,夜夜风传塞北烟。 中界灵祇藏水府,六朝废寝落山边。 秋来留得唐时月,捉月今谁是谪仙。 注释 1. 蛾眉亭:古代地名或亭名,位于今中国某地。 2. 长流:水流漫长、源远流长之意。 3. 貔貅: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勇猛和威严,这里比喻军队。 4. 楼船:大型船只,常用于军事或庆典活动,这里指代大规模的船只。 5. 江南岸
【注释】 蛾眉亭:在苏州城西,为宋代诗人范成大所筑。 绝目蛾眉最上头:指站在最高处可以远望。 杜老:杜甫的号,此指杜甫的诗篇。 鄜州:今陕西富县一带,唐时杜甫曾居此,因而得名。 坡仙:苏轼的号,此指苏轼的诗作。 长啸划然空谷应,风生浪涌不容留:形容声音高亢宏亮,如长啸划空;又形容波浪汹涌澎湃,不可阻挡。 【赏析】 《蛾眉亭》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刘克庄一生坎坷不平,屡受排挤,壮志难酬
蛾眉亭 万里风涛竞击撞,乾坤设险键南邦。 五更画角三州梦,两岸青山四面窗。 太白风流空旧月,虞公勋业自长江。 倚阑何物堪持玩,万顷长江鹭一双。 注释: - 万里风涛竞击撞:形容江河波涛汹涌。 - 乾坤设险键南邦:指地势险要,是南方的屏障。 - 五更画角三州梦:五更时分吹起的号角声中夹杂着对远方故国的思念。 - 两岸青山四面窗:指江岸两侧的青山仿佛四扇窗户。 - 太白风流空旧月:李白的豪放洒脱
蛾眉亭 秦山赭石填塞的石头,不受鞭挞的考。 零落的楚江边上,相峙矗三岛。 穿松得细径,据一陵二小。 奔流浩浩来,五色烂华藻。 至宝地不惜,绝境天所造。 谁言两蛾黛,功夺京兆巧。 终朝对颦蹙,似为今古恼。 然犀矶沉沉,跨鲸月皎皎。 丝纶三千丈,蒙冲百万棹。 天风吹过梦,多忧只空老。 今者吾与子,所惬在幽讨。 供帐莫匆匆,盘觞从草草。 雅琴鼓一再,领此风日好。 临崖发清啸,倚树或颠倒。 礼存玉帛外
诗句解读 1 “蛾眉亭”:这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蛾眉可能指代女子细长的眉毛,这里用来比喻亭子的形状或美丽。 2. “天门日涌大江来”:描述了天门山的壮观景色,太阳从天门山喷涌而出,大江随之而来。这里的“日涌”和“大江来”都是夸张的手法,用以形容天门山的雄伟和壮丽。 3. “牛渚风生万壑哀”:牛渚是地名,位于今安徽当涂县西南。这句诗描绘了牛渚地区的自然环境,风吹过时引起万山谷谷的哀鸣。 4.
【注释】 蛾眉亭:在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温开府:南朝宋时,谢灵运曾为永嘉太守,因山水秀丽,遂作《游名山志》。冯夷(fénɡ):传说中的水神。 【赏析】 这是一首咏蛾眉亭诗,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万顷秋波浸碧云”,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用“万顷”来形容湖面广阔,用“碧云”来比喻湖水清澈,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这一句不仅展示了西湖的自然美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赞美了蛾眉亭周围的景色。 第一句“山川一统渺无边”描绘了蛾眉亭周边的高山和河流,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接着,第二句“喜动双蛾黛色妍”则形象地描述了蛾眉亭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色,仿佛是双蛾的眉毛被染上了颜色。这句也暗示了蛾眉亭的美丽。接下来的两句“天地气通门户辟”和“江淮境对水云连”则进一步描绘了蛾眉亭周边的自然环境,展现了一幅大气磅礴的画面。 第三
蛾眉亭 烟光水色涵清辉,两山相对浮修眉。 一如美人敛态不自持,又如新月倒影相照寒玻瓈。 姑熟江,梁山峡,秋水无波绿于鸭。 不是新妇矶头翠黛颦,不是瑶池王母霜萧飒。 注释: 1. 蛾眉亭:一座位于风景如画的姑熟江边、梁山峡旁的小亭子。这里指的是作者所建或游览过的亭子。 2. 烟光水色涵清辉:指姑熟江两岸的景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3. 两山相对浮修眉:形容两座山峦如同女子的眉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