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日久法制宽,远方民力尤衰残。
昔之陆海号富庶,今也乐岁嗟饥寒。
不惟浅夫事苟简,抑有能吏争雕刓。
天涯僻陋九重阻,自弃沟壑甘长叹。
咄嗟蚩蚩乃邦本,基本坚厚邦如磐。
吾君仁圣重恤此,择才将命图全安。
诏云询访民疾苦,可以革弊而更端。
士之蓄蕴贵及物,镃基智慧乘时难。
惟君措置有大略,高谈所吐皆琅玕。
力蠲积祲少顾避,深体上意思保完。
纲维修举有条目,源流澄洁无波澜。
迟闻王泽得下究,沦浸骨髓其声欢。
贻宽恤闻人太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贻宽恤闻人太博》是宋代诗人吕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通过描述治平年间法律宽松,但民间仍面临困境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策和治理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中的“吾君仁圣重恤此,择才将命图全安”表明了作者对于朝廷采取宽厚政策以安抚民众的期望。这种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切关注。然而,接下来的叙述也反映出了现实的复杂性:“诏云询访民疾苦,可以革弊而更端。士之蓄蕴贵及物,镃基智慧乘时难。”这一句描绘了朝廷试图通过询问和采纳民意的方式来改革弊端。
诗人在诗句中展现了对于下层民众困境的同情:“不惟浅夫事苟简,抑有能吏争彫刓。”这句诗揭示了社会上层与底层之间的矛盾,以及政治官员们为了自己的政绩而忽视民生问题的现象。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绪:“天涯僻陋九重阻,自弃沟壑甘长叹。”这表明了远离中央、地处偏远地区的民众因种种原因被迫放弃生存的希望,只能长叹命运多舛。
诗人通过“咄嗟蚩蚩乃邦本,基本坚厚邦如磐。”这句话表达了对国家基础坚实、国家强大的信心,同时也暗示了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
《贻宽恤闻人太博》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现实,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社会背景及其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