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咏金橘

江南种橘繁如粳,尔今独以金为名。
岂非彼俗甚珍惜,谓其可比百炼精。
千头尽带秋色老,一腹皆饱晨霜清。
初筵特此献磊落,满座不觉窥光晶。
宝肆豪华竞相胜,玛瑙散入雕盘盈。
珠庭变化望已久,仙丹忽向洪炉成。
试侵香润擘圆粒,齿牙滴沥沾冰琼。
自怜孤根出远土,得并众果亲杯觥。
赤心可耻不嗤枣,虚表无用安须橙。
辛酸甘苦各存味,赖有知者加题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席上咏金橘》是宋代诗人吕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吕陶,字元钧,号净德,北宋成都人。吕陶在仁宗皇祐年间中进士,神宗熙宁三年通过制科考试,并在哲宗时期历任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等要职。吕陶曾因直言进谏被贬至外地居住,晚年回到梓州后病逝。

吕陶的这首诗《席上咏金橘》,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金橘的珍贵与独特风味。诗中提到:“江南种橘繁如粳,尔今独以金为名。岂非彼俗甚珍惜,谓其可比百鍊精。”表达了作者对于金橘珍视程度的赞叹。金橘因其稀有而被赋予了特殊的价值,正如诗中的比喻所言,它的珍贵程度堪比经过百炼的精钢。诗中的“千头尽带秋色老,一腹皆饱晨霜清”描绘了金橘成熟的景象,金橘的果实在秋天显得格外饱满,仿佛能将晨露全部吸收。这些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金橘的美好与独特之处。

吕陶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金橘的外在之美,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他通过对金橘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审美观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贯穿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展示了他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深厚内涵和人文情怀。

吕陶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敢于直言的政治人物。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体现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风采。通过《席上咏金橘》这样的作品,吕陶传递了他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席上咏金橘》的深入解读,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吕陶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他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这首小诗不仅值得细细品读,更应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