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意亭

福唐城郭掌中窥,旭日登临到落晖。
谁在画帘沽酒处,几多鸣橹趁潮归。
晴来海色依稀辨,醉后乡愁积渐微。
山鸟不知红粉好,才闻歌板便惊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意亭》是宋代诗人李觏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野意亭》的介绍:

  1. 创作背景:李觏生活在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野意亭》的创作背景与他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反映了他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李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2. 艺术特色:《野意亭》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句“福唐城郭掌中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城市的美丽景色缩小至掌心之中,展现了诗人对城市繁华的观察与思考。“谁在画帘沽酒处,几多鸣橹趁潮归”则通过描绘市集的繁忙场景,展现了宋代商业繁荣的一面。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景色,更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人文精神。
  3. 思想内涵:诗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种思想内涵使得《野意亭》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成为了反映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文献。

《野意亭》作为宋代李觏的代表作品,不仅在诗歌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文化层面上也有重要影响。它不仅是了解宋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人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