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唐城郭掌中窥,旭日登临到落晖。
谁在画帘沽酒处,几多鸣橹趁潮归。
晴来海色依稀辨,醉后乡愁积渐微。
山鸟不知红粉好,才闻歌板便惊飞。
【解析】
本题属于诗歌赏析。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对原诗词内容有准确的把握,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福唐城郭掌中窥,旭日登临到落晖”一句,诗人以“掌中”二字形象地写出了福唐(即福清)的地理形势;“旭日登临”,点出诗人登山的时间是清晨;“到落晖”,表明诗人登上山顶的时间在日落时分。“谁在画帘沽酒处,几多鸣橹趁潮归。”这句诗的意思是:是谁在画帘下沽酒?多少渔舟随着潮水归去。“谁”“几多”两个疑问词,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惊奇之情。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发现许多渔民在海边的画帘下沽酒,乘着潮水赶回家去,这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的景象啊!“晴来海色依稀辨,醉后乡愁积渐微。”这句诗意思是:天晴之后,海的颜色依稀可辨;喝醉之后,乡愁渐渐地消失了。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句中的“模糊”,与后句的“清晰”形成对比。“山鸟不知红粉好,才闻歌板便惊飞。”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中的鸟儿不知道人间女子的好,只听见歌板声便吓得飞起。“红粉”指美女,“山鸟”指山中之鸟,“惊飞”则表现出山鸟的惊恐。“不知”和“才闻”构成一个转折关系:山鸟不知,是因为山鸟没有见过世面;而当听到歌板声时,山鸟却因害怕而飞起,说明它已经听过歌板声了。
【答案】
①福清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濒临闽江口,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
②这首诗描写诗人登山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感受。首句写诗人站在山顶上遥望福清县城的全貌。“掌中”二字写出山势的险要,“画帘”二字写出山景的优美。第二句写诗人登高望远所见到的情景:太阳正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照得大地一片明亮。第三句写诗人看到渔船在海边画帘下沽酒、乘潮归去的情形。第四句写诗人饮酒作乐的情景:他喝得很醉,感到有点飘飘然了。最后两句写诗人登高望远所见到的情景及由此产生的感慨:山中的鸟儿不懂得人间的女子好,听到歌声木板就吓得飞起来。“红粉”指美女,“山鸟”指山中之鸟,“惊飞”则表现出山鸟的惊恐。“不知”和“才闻”构成一个转折关系:山鸟不知,是因为山鸟没有见过世面;而当听到歌板声时,山鸟却因害怕而飞起,说明它已经听过歌板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