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西去路非赊,回首红尘事可嗟。
不待鸾骖并鹤驾,便分人世与仙家。
几函道藏金壶墨,一片秋容玉井花。
还似武夷高会日,骨凡犹幸醉流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寻幽西去路非赊,回首红尘事可嗟。
不待鸾骖并鹤驾,便分人世与仙家。
几函道藏金壶墨,一片秋容玉井花。
还似武夷高会日,骨凡犹幸醉流霞。
李觏的《和王刑部游仙都观》是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下面将进行更详尽的介绍:
诗词原文:《和王刑部游仙都观》,作者李觏,诗句“寻幽西去路非赊,回首红尘事可嗟”展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仙境美好环境的渴望。
诗词赏析:李觏在诗中通过描绘仙都观的美景来表达自己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不待鸾骖并鹤驾,便分人世与仙家”表明他希望摆脱尘世束缚,与仙人共享天地之广阔,这体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欲上青天览明月”,以及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意境,都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寻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创作背景:《和王刑部游仙都观》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当时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对于神仙传说有着较高的兴趣。李觏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他的诗词创作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和王刑部游仙都观》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更是宋代文人追求精神独立和心灵自由的一种象征。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