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堂

我来一登石经堂,从以诸生行两庑。
诸生读经半白头,问以始终钳不语。
我闻此经昔中都,郎中所隶乃其祖。
迩来离乱已亡失,楷本仅能传蜀土。
蜀王闰位供扫除,独此仍为盛时取。
为将严鐍守重扃,护以缭垣崇邃宇。
列之学官岂无意,不但阙文存夏五。
大开明镜别妍媸,时扣洪钟谐律吕。
后生不复事丹铅,抵死唯知守藤楮。
字音随口妄蜺霓,点画分毫谬鱼鲁。
日月当天空委照,盲俗相欺纷莫睹。
石经虽古奈尔何,人竞传今不传古。
行行矧肯捩眼觑,藓剥苔封费撑拄。
坚镵仅免饱蟫鱼,隘道争来宅狐鼠。
此间邹人傥借问,为问石经谁是主。
忆昨敲门肆诃斥,几度循墙夸伛偻。
登登阁阁隐金槌,耳聒散空垂雹雨。
蜡薰煤染连作卷,玉轴锦装如束杵。
岂无一物媚权豪,几纸才堪博圭组。
尔之所得固么么,我则何由宽击拊。
一槌只作一字讹,讹至万千那复数。
石经之害此其大,纵有鬼神谁可御。
忆昔尝为博士官,首善堂中容接武。
心知不是世间书,云汉森然城百堵。
恢恢帝所有馀地,忍使石经留外府。
便当连舸下瞿塘,飞上三山如插羽。
缣缃舛谬钟鼎暗,天罅岂容无一补。
巍巍玉帝殿中央,河洛东西翼龙虎。
虽然斯文属兴废,帝既有心天亦许。
作诗未用拟韩公,考篆庶几追石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经堂》的文学魅力

《石经堂》是宋代李石的作品。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石经堂的历史变迁及其在人们心中的深远意义。诗中既有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失落的哀愁,更有对未来希望的展望。

李石通过描绘登石经堂的情景,生动地展示了历代学者在此研习、交流的场景。他描述了学者们对于石经的敬畏与珍惜,以及他们对于学问传承的执着追求。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古代学者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他们对知识、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中还提到了石经堂在历史上的兴衰变迁。李石通过对比石经堂的过去与现在,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变迁的力量。这种对比既是一种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它提醒我们,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文化的传承始终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李石在《石经堂》中还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之情。他认为,虽然现在的石经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是那些曾经在这里流传的智慧和知识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石经堂》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对《石经堂》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石经堂》以其深情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机会。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化的价值永远不会被削弱。而我们作为未来的传承者,更应该珍惜和发扬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