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轻装趁晓风,崎岖行李偶难同。
他年谁谓双成老,今日翻为无是公。
只恐穰侯迟见事,固应原宪本非穷。
洛阳烟霭因缘在,鸡黍相期定不空。
失题九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失题九首》是中国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其中《失题九首(其九)》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邃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诗中开篇“轻衫薄袖东风里,独上江楼望水寒”,便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在拂晓的微风中,踏上旅途,这种独自旅行的场景充满了诗意,让人不禁想象出诗人当时的心境。紧接着的“画船载酒西湖侧,青帘隐映柳阴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美景,既有湖光山色的秀美,又有酒香柳影的浪漫,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好景不长,诗中的下一句“别来几度垂杨绿,犹自伤春不忍归”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这种忧伤不仅源自于外在的环境,更源于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他看着杨柳由绿变黄,又看到自己年华老去,却依然无法摆脱心中的哀愁,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他的孤独与无助。
诗的后半部分,“落日楼台烟树晚,断鸿声里说相思”,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情绪。夕阳西下,烟树苍茫,断鸿声中传来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动容。整篇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亲情的珍视。
《失题九首》作为李之仪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记叙,更是一次心灵的抒发,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