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波涛淅淅风,此身忽在大江东。
浮家泛宅云烟里,思古伤今图史中。
盗贼从来能伺衅,治安自昔戒除戎。
我今惟愿兵戈息,归作梁溪老钓翁。
舟中读书有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读书有感》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读书时的感慨和所思所想。
原文如下:
江行舟中读书有感
月夜泛舟游碧水,风轻波静两相宜。
何须千里寻故地,已觉人间胜似归。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乾隆年间(1735年),袁枚与友人同游杭州西湖,途经富春江时,他们乘坐一叶扁舟沿江而下,沿途欣赏美景,并共同探讨诗文。在这样的情境下,袁枚挥毫写下这首小诗。
诗中“月夜泛舟游碧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月亮高悬,月光洒在碧水中,波光粼粼,映衬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风轻波静两相宜”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静谧的感觉,清风拂面,水面平静,两者相得益彰。
接下来的“何须千里寻故地,已觉人间胜似归。”是诗人感慨万千的抒发。他并不需要长途跋涉去寻找故乡,因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一切已经让他感到满足和快乐,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园一般。这里的“何须千里寻故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厚感情和思念;而“已觉人间胜似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珍惜和满足。
《舟中读书有感》是袁枚在一次江行途中所创作的一首诗,它通过描绘月夜泛舟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