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产众材,任材谓之智。
栋桷与楹杙,小大无有弃。
方者以矩度,圆者中规制。
嗟尔木之瘿,何异肉有赘。
生成拥肿姿,赋象难取类。
檃括所不施,钩绳为尔废。
大匠睨而往,恻然乃有意。
孰非造化功,而终朽不器。
刳剔虚其中,朱漆为之伪。
斟浆挹酒醴,施用惟其利。
牺象非不珍,金罍岂不贵。
设之于楹阶,十目肯注视。
幸因左右容,反见为奇异。
人之于才性,夫岂远于是。
性虽有不善,在教之揉励。
才亡不可用,由上所措置。
饰陋就其长,皆得为良士。
执一以废百,众功何由备。
是惟圣人心,能通天下志。
分题得瘿木壶
介绍
分题得瘿木壶”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南宋的诗人杨万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用瘿木制作的水壶,并借此抒发自己对人生无常、富贵荣华难以持久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一、诗歌原文
1.第一句
“分题得瘿木壶”中的“瘿木”指的是生长在瘿节上的树木,因为树龄长而结瘤,所以其木质较硬,色泽深沉。瘿木制成的器皿,往往能反映出树木本身的质地与纹理,显得更加珍贵和独特。
2.第二句
这句诗中的“分题”通常指的是一种古代的饮酒方式,也称作“分题共饮”,即将美酒倒入不同的酒杯中,让大家一起品尝。这种饮酒方式强调的是分享与交流的乐趣。
3.第三句
这句诗中的“自酌”则是指独自饮酒,享受孤独的时刻。诗人选择这样的方式可能是为了抒发内心的感慨,或是寻找一种独处时的宁静。
4.第四句
“浮蚁泛花”描绘了诗人饮酒时的情景,其中“浮蚁”意味着酒液在杯中轻轻晃动,仿佛有生命一般。而“泛花”则是形容酒面上泛起的泡沫如同花朵一般美丽。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种优雅而浪漫的氛围。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可能正处于人生的某个转折点,或许是经历了某种挫折或变化,需要独自面对和思考。因此,他选择了独自饮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这也表明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三、艺术特色
1.意象生动
“瘿木壶”这个意象本身就非常生动形象。瘿木虽然外表不完美,但内质却坚韧有力,能够承受岁月的磨砺。这种特质与诗人的人生态度不谋而合。
2.情感丰富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器物,更通过器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从“瘿木壶”到“分题得瘿木壶”,再到“自酌浮蚁泛花”,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3.形式新颖
与传统的诗歌相比,这首七言绝句在形式上更为新颖。它没有遵循传统的五言或七言格式,而是采用了七言的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更加自由灵活。
四、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对人生无常、富贵荣华难以持久的感慨。通过对比瘿木壶的坚韧与人生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分题得瘿木壶》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传递了深刻的人生感悟。通过对瘿木壶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