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坐有怀

烛底黄花伴独醒,小窗寒月半栊明。
满添宿火留香雾,重理残杯渍落英。
老骥自能寻旧枥,偏师暂喜解长城。
独馀惠远秋莲社,怀抱时时得再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孤坐有怀》是南宋时期,文学家、词人唐汝阳王李琎的一首五言律诗。

唐汝阳王李琎是南宋时期的名臣和文学家,他在政治生涯中曾因与秦桧不合而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他的文学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国家政治的不满为主,其中《孤坐有怀》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独坐时的心境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述了晨起时独自坐在窗前的情景。他看着窗外的景色,感受到寒烟、疏雪等自然景象,以及黄叶、青霞等自然物的存在。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还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诗中还提到了“株守是樗材”这样的语句,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看法。诗人认为,孤独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这种看法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孤坐有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思和批判。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审视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