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庵道人寄和重九感怀诗五章语皆超胜意兼释老辄次其韵

百岁光阴日半斜,因缘已透更何嗟。
饱参禅窟传心印,一见桃溪悟落花。
了得顿门方自在,修持径路断无差。
世人学道徒勤苦,终日蒸炊只是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一首七言律诗,名为《蘧庵道人寄和重九感怀诗五章语皆超胜意兼释老辄次其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在这首诗中,“蘧庵道人”指的是王世贞的朋友,一位名叫蘧庵的文人。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互相之间经常进行诗歌交流。这次,蘧庵道人寄来了五首重阳节的感怀诗,每首诗都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王世贞被这些诗深深打动,于是决定用他的诗词来回应蘧庵道人的诗歌。他选择了五首诗,每一首都表达了他对人生的不同思考和感悟。这五首诗分别是:

  1. 第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写道:“人生何苦叹浮云,富贵功名总不真。但见花开终有落,莫将流水误归人。”这里,王世贞用“浮云”比喻人生的无常,用“花开”象征生命的短暂,用“流水”代表时间的流逝。他认为,人生不应该只追求表面的富贵和功名,而应该看淡这一切,珍惜眼前的时光。

  2. 第二首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死的看法。诗中写道:“生死如斯亦偶然,何须更问死生缘?青山绿水长相伴,白发苍颜共往还。”在这里,王世贞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必过于执着于生死之间的联系。他相信,只要心中有青山绿水般的美好,即使白发苍颜,也能与亲朋好友共享欢乐时光。

  3. 第三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感悟。诗中写道:“山静林深心自闲,白云悠悠任去还。不知何处寻真境,惟有清风明月间。”在这里,王世贞通过观察自然景色,领悟到真正的宁静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他认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就能找到生活的真谛。

  4. 第四首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诗中写道:“世事纷纭谁与论,唯有逍遥最得君。且将一醉消千愁,莫负良辰美酒杯。”在这里,王世贞提倡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他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最好的方法是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同时,他还鼓励大家要珍惜时间,好好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5. 第五首诗则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诗中写道:“人生一世几何时,富贵荣华总不齐。但愿此身无遗憾,笑看红尘过一生。”在这里,王世贞强调了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追求财富和地位,更在于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幸福。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只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留下美好的足迹。

这首诗通过对蘧庵道人的诗歌进行回应,展现了王世贞深邃的人生哲学和丰富的想象力。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