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吟

我闻天台坐忘仙,清虚石壁留真诠。
长生要妙止一篇,林间宴坐心超然。
壁观无异达磨禅,系念一处离葛缠。
真人秘语岂浪传,谷神玄牝常绵绵。
咽津纳息归丹田,溯流直上朝泥丸。
下灌舌底生玉泉,身轻超脱如蜕蝉。
御风骑气追偓佺,神游八极俯仰间。
度人济物功行圆,要看白日见青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坐忘吟》是宋代诗人李光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修炼者追求精神超越与内在修行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长生之道的理解。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宋·李光,一位生活在宋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和修身养性的深刻感悟。
  2. 诗歌原文:我闻天台坐忘仙,清虚石壁留真诠。长生要妙止一篇,林间宴坐心超然。壁观无异达磨禅,系念一处离葛缠。真人秘语岂浪传,谷神玄牝常绵绵。咽津纳息归丹田。
  3. 诗意赏析:这首诗歌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状态,即通过静坐冥想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诗中“我闻天台坐忘仙”一句,意味着修炼者在天台山寻求精神上的升华与超越。诗中的“清虚石壁留真诠”则描绘了一种通过观察自然、体悟哲理来领悟生命真谛的境界。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修炼过程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

在欣赏《坐忘吟》时,还可以进一步探索以下内容:

  • 诗歌鉴赏: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及其表达的情感,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
  • 历史文化价值:探讨李光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如何影响其文学创作,以及这些作品在当时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 现代意义:思考这首诗歌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启示意义,特别是它如何为现代人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和指导。

《坐忘吟》不仅是一首反映古代修炼哲学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关于生命和精神成长的重要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