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山岭头,欢喜入乡关。
忆昨冒雨去,寒涩亦多端。
自登粮纲船,出入狗窦宽。
水涨泊无岸,水落浅凑滩。
直待风水顺,摇橹离江湾。
虺蜴微细物,托龙逞神奸。
篙工精祷罢,顷刻过千山。
脱或小不契,风波生坐间。
窜身辄拘滞,伍哙仍比顽。
疑虑狐涉冰,进退羊触藩。
仅得黄义叟,可与话岁寒。
论文消永日,长歌当夜阑。
传闻白水发,川途阻弥漫。
余益动归心,掉首辞弯跧。
怅怀陶靖节,不肯效一官。
况为太仓鼠,蚕食殊未安。
肩舆走泥涂,仆夫愁险艰。
附舟计已左,且复行路难。
见几恨不早,兴尽而知还。
明朝得善达,那假生羽翰。
稚子争候门,细君卷帘看。
真乐未渠央,茅檐共团圞。
尚论数千岁,窥管才一斑。
稍定理残编,补缀令可观。
尚友天下士,博约加雕钻。
游谈苦无味,素手空厚颜。
底事通神明,至理吾岂悭。
设有无父国,而后不可干。
但患志匪坚,作诗镵肺肝。
喜入杉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入杉岭》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李吕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喜悦和自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以下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喜入杉岭》:
作者简介:李吕,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其生平事迹在《古诗词名句导航 国学荟》中有详细的记载。李吕不仅端庄自重,而且记诵过人,他的诗作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诗歌原文及其翻译:《喜入杉岭》的原文如下:
行尽山岭头,欢喜入乡关。忆昨冒雨去,寒涩亦多端。处登粮纲船,出入狗窦宽。水涨泊无岸,水落浅凑滩。直待负水顺,摇舻离江湾。虺蜴微细物,托龙逞神奸。篙工精祷罢,顷刻过千山。脱或涉不契,风波生坐间。窜身輙拘滞,伍咐仍比顽。
这首诗的译文为:行走在山岭之上,心中充满了喜悦,进入故乡的关隘。回忆起昨天冒着大雨出发时的情景,虽然寒冷且道路艰险,但内心充满了期待。乘坐粮纲船,在狭窄的狗窦之间穿梭前行。当水位上涨时,船只无法靠岸;当水位下降时,滩涂变得浅而狭窄。直到水流平稳,我们才能摇橹离开江边。细小的危险生物,似乎也在展示它们的狡猾。经过精心祷告的艄公祈祷完毕,我们迅速穿越了连绵的山峦。但如果遇到困难或者不顺利的情况,可能会引发风波和困境。我们四处逃散,依然显得笨拙和顽固。
- 作品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李吕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中的“风波生坐间”、“脱或涉不契,风波生坐间”等句子,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
《喜入杉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美丽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和深刻寓意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