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通神明,至理吾岂悭。
设有无父国,而后不可干。
但患志匪坚,作诗镵肺肝。
【注释】
底事:何事;通神明:通达神明,意指通晓天地万物之理;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吾岂悭吝:我哪里吝啬呢?悭吝,吝啬;设有无父国:如果存在着没有父亲国的国家;而:却;不可干:不可以侵犯;志匪坚:意志不坚定;镵肺肝:刻写在肺和肝脏上,比喻用刀刻写在心上。
【赏析】
《喜入杉岭》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的看法,以及个人对于诗歌的态度。
首联“底事通神明,至理吾岂悭?”,表达了作者认为通达天地万物之理是最重要的道理,他并不吝啬这一道理。这里的“底事”指的是什么事情,“通神明”则是指通达天地万物之理,即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至理”则是最正确、最深刻的道理。“悭”在这里表示吝啬,意为不愿意分享或者不轻易给予。因此,整句的意思是说,作者认为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最正确、最深刻的道理,而自己并不吝啬这一点。
第二联“设有无父国,而后不可干。”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存在着没有父亲国的国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个国家呢?这里的“无父国”是一个假设的情境,意味着那个国家没有父亲存在,因此无法形成正常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而后不可干”则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去干涉或试图改变这个国家的现状。这里的“不可干”强调了不应干涉的原则。
第三联“但患志匪坚,作诗镵肺肝。”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的看法。他认为,只要一个人的意志不坚定,那么他就无法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诗歌。这里的“志匪坚”表示意志不坚定,而“镵肺肝”则是指用刀刻写在心上,比喻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整句的意思是说,只要一个人的意志力不够坚定,那么他就无法创作出真正的诗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的看法,以及对诗歌态度的思考。他认为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强调了不应干涉别人事务的原则。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看法,认为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有能力创作出真正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