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千山观

自重来岭峤,岂暇访湖山。
缇骑行边了,戎旗护戍闲。
相看群玉外,一笑六郎间。
回首西风静,何愁老汉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千山观》是一首出自宋朝的作品。该诗作由李曾伯创作,通过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词句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沉思。

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李曾伯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游千山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也折射出他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态度。据记载,李曾伯在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年-1118年)担任过地方官员,后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这样的经历使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并体验千山观一带的自然景观,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李曾伯可能也在此地经历了政治上的挫折,这种心境的转变也可能反映在他的诗歌中。

从艺术角度来看,《游千山观》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刻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对千山景观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界的热爱,也借此抒发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诗中的“相看群玉外,一笑六郎间”等句子,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深意,让人不禁深思诗人的用意及其历史背景。

在文学价值方面,《游千山观》不仅是李曾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诗歌艺术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在面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境遇时的复杂心态,同时也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例如,张孝祥的同题作品《游千山观》中,有“朝游七星岩,莫上千山观”之句,表现了一种从容不迫、超然物外的情怀,这与李曾伯的诗句形成了鲜明对比。

《游千山观》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个人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也能从中体会到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的态度和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