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是红蕖,分明似画图。
匆匆看不尽,归对小西湖。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介绍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之开山祖师、创立者之一,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说。他的诗词多以议论为主,语言质朴粗犷,不事雕琢,文辞朴实无华,笔力雄健,意境宏放,其诗题材广泛,不拘一格,既有写山水田园的清新之作,亦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愤慨之作;既表现豪放不羁的风格,也不乏婉约细腻的一面。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是作者在一次返乡途中写下的一组作品,共十七首,表达了他对自己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琐事的观察。其中,“江头未是去时雪,城角已吹归路风”、“日落千山暮,天晴万木春”等诗句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
相关推荐
注释: 处处是红蕖,分明似画图。 匆匆看不尽,归对小西湖。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到处都能看到红荷花,就像画中的美景一样美丽。但是时间过得太快,不能全部看完,只能在回家的路上对着小西湖感叹。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豫章镇期间的生活景象,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处处是红蕖”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红荷花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注释:官舍就像邮传,宦游就像路岐。我的年纪已经七十了,为什么要苦苦地奔驰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回家乡的渴望。诗中“官舍似邮传”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生活的忙碌和紧张,“宦游如路岐”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人在感叹岁月流逝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诗句: 触目尽陂塘,山光接水光。 译文: 眼前的景色全是池塘,山光和水光相接。 注释: 陂塘:指的是池塘。接:连接。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眼前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宋代吴芾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归乡途中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都市生活的深切怀念。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首先看第一句:“方困长涂滑”,这里“方”字意味着正在,“困”字表明困难和困境,“长涂”即漫长的道路,整个词语传达了诗人在漫长道路上行进时的艰难与不易。 接着是第二句:“俄逢赫日明”,这里的“俄逢”意味着忽然遇到
【注释】 易镇:地名,在今江西赣南一带。 防败岸:堤防冲毁的河岸。 沙虚:水浅,沙滩不坚实。 惊湍:急流。 野处:指野外僻静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归乡途中。首句写诗人在豫章易镇所遇之险,次句写诗人因船小惧惊湍,第三句写诗人对归途艰险的感慨,末句写诗人对归途艰难而归乡后能安身荒野的庆幸。全诗表现了诗人在归途中的忧心和庆幸,以及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
【注释】蒙恩易镇豫章:指诗人被朝廷任命到豫章任官,但不久便调任。丐假还乡:乞求假回故乡。剧暑:酷热的夏天。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豫章任职期间,因事请假回家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夏日里炎热难熬,天气变化无常的景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剧暑当三伏”,点明了时令是盛夏时节,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三伏天是中国农历中一个特殊的时期,通常是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约从7月中旬开始,到8月底结束。
注释:中夜不能眠,颇疑惑天空会下雨。寒冷和温暖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不应如此冷。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回家途中对天气变化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即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注释:从江边到我住的地方,七天中有五天是高兴和快乐的。 但是又担心席子还没铺好,又要离开江南的家乡。 赏析:这是一首写归乡途中所见所感的诗。诗人在回家之前,先游览了江南的美景,然后才依依不舍地踏上归程。诗中通过“自江至吾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景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然而,由于时间紧迫,他不得不提前结束了游历,匆匆踏上了返乡之路。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注释】 蒙恩易镇豫章:指唐宪宗任命李渤为江州刺史。易镇,调换官职。 丐假还乡:乞求假期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渤在担任江州刺史时,因思念故乡而作的。诗中描写了作者在归途中,因晨起误走错路,而深感懊悔的情景: 首句写村径迷误。“村径”即乡村间的小路。“迷南北”,说明作者迷失了方向。这两句是说,自己从京城出来,一路奔波到了乡村,又从乡村出发前往京城,如今却迷失了路,不知何往何从
注释:崇楼高阁俯瞰着方形的池塘,池塘边绿树环绕。敞开衣襟坐在水边,又何必害怕酷暑炎威。 赏析:此诗描绘了作者在返回途中偶成一景的感受。崇阁俯瞰方池,池边的绿树环绕,披襟临水而坐,宁复畏炎威。整首诗充满了闲适与安逸之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注释:雨后江面显得格外清澈,风吹过稻田散发出阵阵花香。在客居之地遇到如此清幽的景象,为什么不在这里纳凉休息呢? 赏析:本诗以“雨馀江色净,风过稻花香”开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发现这里的景色异常美丽,让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又用“客里逢清旷,何妨且纳凉”两句,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易:改。镇:指官。豫章:郡名,在江西省。丐假:请求假。还乡:回家。偶成:偶然写成的诗。十七首:指《游鱼跳水面》以下共十七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罢官南归时写的一组七言绝句。作者在江西任职期间曾因直言得罪权贵,因而被贬为地方官吏。这组诗是他罢官南归途中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一、二两句写景。“游鱼”三字用得极为精当
注释:在睡梦中听到风雨声,我打算暂停前行。醒来后搔首坐起来,高兴地看到满天的星星。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慨和喜悦之情。诗人在睡梦中听到了风雨声,于是决定停下来休息一下,这一动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醒来后,诗人感到心情舒畅,于是起身坐下,欣赏着窗外的景色,突然,他看到了满天的星星,这让他感到非常惊喜和高兴。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感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情景
诗句如下: 苍崖崛地耸,飞瀑从天下。 一岭跨两州,千年无九夏。 注释: - 苍崖:形容山崖颜色深灰或者岩石颜色较深。崛地:形容山体陡峭。 - 飞瀑: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 - 一岭:一座山峰。两州:指两座相邻的州郡。 - 千年:形容时间长久。九夏:指炎热的夏天。 译文: - 高山的山崖高耸入云,山间的瀑布从天而降。 - 一座山峰横跨着两个相邻的州郡,已经度过了千年的时光。 赏析:
注释: 兹岭别二年,今朝又重过。 这句意思是:在兹岭分别了两年,今天又重新来到了这里。 过了还复来,哀哉蚁旋磨。 这句意思是: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又回来了,这真是令人悲哀啊,就像蚂蚁在旋转的磨上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兹岭分别了两年后,今天又重新来到这里的情景。诗中的“兹岭”是指诗人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地方。“今朝又重过”表示诗人今天又回到了这个地方。然而,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年
【注释】: 两山夹苍烟:两山夹着青色的烟雾,形容山势重叠。 双瀑挂峭壁:两座瀑布像白色的丝带挂在陡峭的山壁上。 汹涌非一朝:水流奔腾汹涌,并不是一天之内形成的。 倾泻几千尺:水流奔流而下,有几千尺那么高。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首句以“两山夹苍烟”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雄奇险峻,为后文作铺垫。接着,诗人用“双瀑挂峭壁”来形容瀑布的壮观景象。其中,“双瀑”指的是两座瀑布
注释:千尺高的石屏风雄壮威武,屏风边排列着几座山峰。 这些山峰雄伟不可侵犯,真是镇守疆土的屏障。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通过描述千尺石屏和数峰,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壮丽。同时,通过对巍然不可犯等词语的运用,表现了对这些山峰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