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居观泉

泉声泠泠山间落,山下有田朝夕作。
东泾西渎久已涸,夜来暴雨溪声恶。
我欲浮舟到西郭,山前滩濑石凿凿。
坐看横流出林薄,欲行未行翻不乐。
朝市权利方相搏,民声愁叹入沟壑。
不如曲几安寂寞,我享赵子清都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居观泉》是宋朝诗人沈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 作者介绍:沈辽(1032-1085),字叡达,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兄任入官,监寿州酒税。宋熙宁间,历审官西院主簿、监明州市舶司及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因事下狱,流永州,徙池州,筑室齐山名“云巢”,杜门不出。工文章,雄奇峭丽;尤长歌诗。趣操高爽。著有《云巢集》十卷。
  • 诗歌原文
    泉声泠泠山间落,山下有田朝夕作。东泾西渎久已涸,夜来暴雨溪声恶。我欲浮舟到西郭,山前滩濑石凿凿。坐看横流出林薄,欲行未行翻不乐。朝市权利方相搏,民声愁叹入沟壑。不如曲几安寂寞,我享赵子清都乐。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民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中通过描述山间的泉水、农田、河流等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问题。诗人通过对比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和现实中的社会动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龙居观泉》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更在情感表达上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