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隐精蓝,不践白衣舍。
老夫厌世纷,屏迹南山下。
经时不相见,道味遥相借。
岂是困烦溽,萧然雨闲暇。
白云等无心,幽林媚如画。
常恨简寂履,不入东林社。
还疑松山老,怕答庞公话。
吾庵朝暮成,莫向人间化。
奉赠善果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赠善果师》是宋代诗人沈辽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在这首诗中,沈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对高洁、超脱世俗的生活追求和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沈辽(1032-1085),字叡达,杭州钱塘人。他以兄任入官,监寿州酒税,后因事下狱,流永州,徙池州,筑室齐山名“云巢”,杜门不出。工于文章,尤其擅长歌诗,趣操高爽,作品雄奇峭丽且充满禅意。
诗歌原文:
大士隐精蓝,不践白衣舍。
老夫厌世纷,屏迹南山下。
经时不相见,道味遥相借。
岂是困烦溽,萧然雨闲暇。
白云等无心,幽林媚如画。
常恨简寂履,不入东林社。
还疑松山老,怕答庞公话。
吾庵朝暮成,莫向人间化。诗歌鉴赏:《奉赠善果师》是一首抒情诗,其主题围绕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禅宗思想的体悟展开。诗人通过对“大士”、“精蓝”、“白衣舍”、“幽林”等意象的描述,构建出了一个清幽、宁静、超脱的世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间纷扰的厌倦以及对禅宗静谧生活的向往。
《奉赠善果师》不仅展现了沈辽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