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通叟社日

秋入潇湘拍江水,夷人社会秋声喜。
山城寂寞无人行,白醪赤鲜追闾里。
穷客闭门食无鱼,虽有士子半屠沽。
与君俱为投荒客,落日怊怅临城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酬通叟社日》是宋代诗人沈辽的作品。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沈辽,字子嘉,号东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在宋代尤为突出。沈辽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其诗作在宋诗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2. 原文内容:《奉酬通叟社日·秋入潇湘拍江水》是沈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秋入潇湘拍江水,夷人社会秋声喜。山城寂寞无人行,白醪赤鲜追闾里。穷客闭门食无鱼,虽有士子半屠沽。与君俱为投荒客,落日怊怅临城隅。

  3. 作品鉴赏:此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秋天景象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秋入潇湘拍江水”描绘了一幅秋天江水潺潺、秋风萧瑟的画面,而“夷人社会秋声喜”则表达了作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秋季丰收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4. 写作背景:沈辽的这首《奉酬通叟社日》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沈辽在此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百态的反思,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奉酬通叟社日》不仅是沈辽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诗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解读,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还可以从中汲取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