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潇湘拍江水,夷人社会秋声喜。
山城寂寞无人行,白醪赤鲜追闾里。
穷客闭门食无鱼,虽有士子半屠沽。
与君俱为投荒客,落日怊怅临城隅。

注释:

  1. 秋入潇湘拍江水,夷人社会秋声喜。
    注释:秋天的气息进入湘西的潇湘地区,拍击着江水。夷人(即湖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庆祝秋天的到来,心情愉悦。
  2. 山城寂寞无人行,白醪赤鲜追闾里。
    注释:山城显得异常寂寞,没有人行走。人们追寻的是美酒和新鲜食物,而不是城市中的繁华与喧嚣。
  3. 穷客闭门食无鱼,虽有士子半屠沽。
    注释:贫困的旅客只能关门在家,没有鱼肉可吃。虽然有士人(读书人)和半吊子商人(不精通商业的人),但他们都不如鱼来得珍贵。
  4. 与君俱为投荒客,落日怊怅临城隅。
    注释:我们都是流放的客人,面对着落日,心中充满了惆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夔州的《奉酬通叟社日》的一首绝句。诗中通过对湖南少数民族欢度秋季的场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诗人用“秋入潇湘拍江水,夷人社会秋声喜”开篇,描绘了湖南少数民族欢度秋季的场景。这里的“潇湘”指的是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水,而“夷人”则指的是湖南的少数民族。秋天的来临,给他们带来了喜悦和欢乐。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场景上,而是通过“山城寂寞无人行,白醪赤鲜追闾里”,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更广阔的背景。山城的寂静和冷清,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同时,“白醪赤鲜追闾里”也暗示了当地人对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无奈和无奈的接受。
    诗人又以“穷客闭门食无鱼”和“虽有士子半屠沽”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这里,“穷客”指的是贫困的旅客,他们只能关门在家,没有鱼肉可吃。而“士子”则是读书人,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学问和知识,但却比不上渔民和屠夫。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
    诗人以“与君俱为投荒客,落日怊怅临城隅”结束全诗。这里的“投荒客”指的是被贬谪到边疆地区的官员或文人。面对落日,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和不安。这种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不禁思考自己的处境和命运。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南少数民族欢度秋季的场景,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动荡、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