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朕无形,历历县众星。
北斗横天中,众星朝帝廷。
顾余草芥士,于此寄馀龄。
崇坛设香火,秘笈开真经。
仙客七八人,步虚上清冥。
再拜致勤恳,肸蛮参神灵。
愿言枯朽骨,清净老岩扃。
石台峻重崖,四山合如屏。
夜寂天更高,松风响泠泠。
列炬如长虹,隐映春林青。
久已谢世故,何心混膻腥。
斋心肃不寝,已闻朝露零。

【注释】

云巢醮:一种道教斋醮仪式。上清冷台:在太清宫南面,台上有石刻佛像,为道教名胜。

太清:指天地未分前的原始之气。

历历:分明的样子。

北斗:《尚书·尧典》称“宵中星”,是二十八宿之一,这里泛指北斗七星。

草芥:微贱的人。

崇坛:高高的祭坛。

秘笈:古代藏书的竹简,这里指道家典籍。

仙客:道士。

肸(xī)蛮:神鬼的声音。

老岩扃:指山岩深处。

列炬:火炬排成一字形。

谢世故:辞官还乡。

膻腥:肉食者的气味,这里指官场上的污浊。

斋心肃不寝,已闻朝露零:斋戒之心严肃而不可入睡,因为清晨的露水已经凝结。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作者因受排挤而辞官归隐,隐居终南太清宫时所作。诗人以道士身份自比,抒发了辞官归隐后对名利场的淡泊与超然之志。

首联“云巢醮上清冷台,太清朕无形,历历县众星”。写太清宫的云巢醮,道门高士云集。“朕”字是作者自称。“无”字写出了道教徒修炼的最高境界,即形同虚空,与道合一的境界。“历历”二句写太清宫周围群星闪耀,众星拱卫,显得神圣庄严。“历历”一词,形容众星之多、之密集,形象地描绘出太清宫周围的星空景色,烘托出太清宫的神秘气氛。“顾余草芥士,于此寄馀龄。”写自己作为普通道教徒,在这里修行,以求长寿。“草芥”二字写出了作者的谦卑,同时流露出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颔联“北斗横天中,众星朝帝廷”,描写了北斗横陈天空,众星向北斗星致敬的景象。“朝”字用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众星向北斗星致敬的情景。“顾余草芥士,于此寄馀龄。”写自己作为普通道教徒,在这里修行,以求长寿。“草芥”二字写出了作者的谦卑,同时流露出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颈联“崇坛设香火,秘笈开真经”,描写了道士设置香案,烧香拜神,打开真经诵读的情景。“秘笈”一词写出了真经的重要性。“仙客七八人,步虚上清冥。”“仙客”指的是道士,“步虚”意为踩着虚无缥缈的仙气而行,表现了道士们虔诚修行的精神风貌。“上清冥”则表明他们的目标是追求神仙之道。

尾联“再拜致勤恳,肸蛮参神灵”,描述了道士们跪拜行礼,祈求神明保佑的情景。“再拜”表示虔诚敬仰之意。“肸蛮”是古人对鬼神的称呼,此处用以形容神仙的气息。“愿言枯朽骨,清净老岩扃”,“枯朽骨”比喻自己年迈体衰,希望神仙能保佑自己健康长寿。“清净老岩扃”则表达了自己对于山林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全诗通过描绘道教祭祀的场景,展现了作者追求神仙生活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