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䆉稏香。
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鹧鸪天 · 鹅湖寺道中
介绍
。
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辛弃疾,他以豪放派著称于世,在他的诗词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景色及心情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辛弃疾描绘了鹅湖寺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他在途中所经历的各种情感变化。他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并借由这些景物与情境来寄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在诗中,辛弃疾通过对鹅湖寺道中的景色描写,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同时,他也借由这些景物与情境来寄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总的来说,《鹧鸪天·鹅湖寺道中》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它
注解
“鹅湖寺道中”:广信书院本作“鹅湖道中”,玆从四卷本甲集。
鹅湖寺:《铅山县志》:“鹅湖山在县东北,周回四十馀里。其影入于县南西湖。诸峰联络,若狮象犀猊,最高者峰顶三峰挺秀。《鄱阳志》云:‘山上有湖多生荷,故名荷湖。’东晋人龚氏居山蓄鹅,其双鹅育子数百,羽翮成乃去,更名鹅湖。唐 大历中大义智孚禅师植锡山中,双鹅复还。山麓有仁寿院,禅师所建,今名鹅湖寺。”宋·喻良能《香山集·鹅湖寺》诗:“长松夹道摇苍烟,十里绝如灵隐前。不见素鹅青嶂里,空馀碧水白云边。氛埃斗脱三千界,潇洒疑通十九泉。五月人间正炎热,清凉一觉北窗眠。”按:此诗与本词所述鹅湖寺风物可相印證,故备录之。
一榻清风殿影凉:宋·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四》:“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响:四卷本作“向”。
千章云木钩辀(zhōu)叫: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处士林逋,居于杭州 西湖之孤山。逋工笔画,善为诗,如‘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颇为士大夫所称。”按:《和靖集》中不见此二句。宋·陈正敏《遁斋闲览》:“林逋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钩辀格磔,谓鹧鸪声也。”唐·苏敬《新修本草·卷十五·〈禽中·鹧鸪鸟〉》:“鹧鸪生江南,形似母鸡,鸣云钩辀格磔。”
䆉稏:唐·杜牧《郡斋独酌》诗:“䆉稏百顷稻,西风吹半黄。”
有底忙:宋·苏轼《大风留金山两日》诗:“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底”为如许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