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 无心云自来还去

无心云自来还去,元共青山相尔汝。霎时迎雨障崔嵬,雨过却寻归路处。
侵天翠竹何曾度,遥见屹然星砥柱。今朝不管乱云深,来伴仙翁山下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楼春》是宋代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如下:

原文

绿窗红烛秋千外,碧砌朱檐深院里。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照花前后镜,
雾锁屏山路。

如何?这首《玉楼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

绿窗红烛秋千外,碧砌朱檐深院里。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照花前后镜,
雾锁屏山路。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古典韵味的画面:在绿窗红烛之间,秋千外是碧玉砌筑、朱红色檐下的深院。小山重叠间金光闪烁,鬓发轻扬似雪白的脸庞欲度过香腮

注解

玉楼春:词牌名。《花间集》顾夐(xiòng)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句,《尊前集》欧阳炯词起句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又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句,取为调名。李煜词名《惜春容》,朱希真词名《西湖曲》,康与之词名《玉楼春令》,《高丽史·乐志》词名《归朝欢令》。《尊前集》注「大石调」,又「双调」。《乐章集》注「大石调」,又「林钟商调」,皆李煜词体也。《乐章集》又有仙吕调词,与各家平仄不同。宋人习于将《玉楼春》与《木兰花》两调相混,二者当各有音谱,而在体制上却皆为七言八句之仄韵。《玉楼春》前后阕起句为仄起式,而《木兰花》前后阕起句为平起式。自李煜《玉楼春》前后阕起句为平起式后,遂在体制上将两调相混。晏殊词集之《木兰花》与《玉楼春》体制皆同李煜词,此体为宋人通用,作者甚多。以顾夐词《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阕四句三仄韵,后阕四句两仄韵等变体。此调体制形似七言仄韵体诗,然格律与诗体迥异。此调因仄声韵较密,且有四个仄起律句,因而声情较为沉重压抑,适于表达沉闷、惆怅、感怀之情。

「无心云自来还去」句:宋·王安石《即事二首·其二》诗:「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尔汝:彼此亲昵之称呼,表示不拘形迹,亲密无间。唐·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唐·韩愈《听颍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