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指点斋尊特地开

指点斋尊特地开,风帆莫引酒船回。方惊共折津头柳,却喜重寻岭上梅。
催月上,唤风来,莫愁瓶罄耻金罍。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指点斋尊特地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宋词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山东济南历城。他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他的词作广泛涵盖了爱国主义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当时执政者的批评等主题,作品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指点斋尊特地开”描绘了主人热情地打开酒宴,邀请客人共享的场景,体现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氛围。
  • “方惊共折津头柳,却喜重寻岭上梅”表达了在饮酒赏景的过程中,诗人对于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惊喜和欣赏。
  • “催月上,唤风来。莫愁瓶罄耻金罍”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饮酒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既有对美好时光的享受,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 “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则反映了诗人在饮酒过程中对音乐的感受,以及音乐如何影响和增强饮酒时的愉悦感。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担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期间,通过饮酒赏景的方式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这种题材的词作在当时非常流行,因为饮酒赏景不仅是文人骚客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他们抒发情感的一种途径。
  1. 艺术特色
  • 辛弃疾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而著称。他的词不仅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词作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但在内容和思想上又有创新,这使得他的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辛弃疾的《鹧鸪天·指点斋尊特地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精髓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注解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剪朝霞》、《骊歌一叠》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或说调名取自唐·郑嵎“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诗句。然唐、五代词中无此调。调始见于宋代宋祁之作。

“风帆莫引酒船回”句:《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岭上梅: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卷九十九·梅》:“庾岭上花,南枝已落,北枝方开,寒暖之候异也。”

“莫愁瓶罄耻金罍”句:《诗经·小雅·蓼莪(liǎo é)》:“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