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再赋

浓紫深黄一画图,中间更着玉盘盂。先裁翡翠装成盖,更点臙脂染透酥。
香潋滟,锦模糊,主人长得醉功夫。莫携弄玉栏边去,羞得花枝一朵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词人在节日宴会上的即兴感慨以及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以下是关于这首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时期的杰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出生地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在金朝占领期间被提及。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与贡献,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也在文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 诗词原文
    浓紫深红一画图。中间更著玉盘盂。先裁翡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香潋滟,锦模糊。主人长得醉工夫。莫携弄玉栏边去,羞得花枝一朵无。

  2. 词句解析

  • “浓紫深红一画图”描绘出了一幅色彩丰富的图画,暗示了宴会的华丽与盛大。
  • “中间更著玉盘盂”可能是指宴席中盛放食物的器皿,玉盘盂代表着高贵与精致。
  • “先裁翡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则展现了宴席上食物的精美与丰富。翡翠和胭脂都是古代常用来装饰的物品,反映了宴会的豪华程度。
  • “香潋滟,锦模糊”形容酒香四溢,锦衣如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氛围。
  • “主人长得醉工夫”意味着宴会的主人饮酒过量,沉醉其中。
  • “莫携弄玉栏边去,羞得花枝一朵无”则是提醒他人不要带走宴席中的任何物品,以免主人感到尴尬或失去面子。

通过对《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的深入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辛弃疾的艺术风格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和情感世界。这首词不仅是一次视觉和味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碰撞。

注解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剪朝霞》、《骊歌一叠》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或说调名取自唐·郑宾光「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诗句。然唐、五代词中无此调。调始见于宋代宋子京之作。

深黄:四卷本丙集作「深红」。

更有:四卷本丙集作「更着」。

玉盘盂:宋·苏东坡《玉盘盂》诗二首,有序云:「东武旧俗,每岁四月,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而今岁最盛。凡七千馀朵,皆重跗累萼,繁丽丰硕。中有白花,正圆如覆盂,其下十馀叶,稍大,承之如盘,姿格绝异,独出于七千朵之上。云:得之于城北苏氏园中,周宰相莒公之别业也。而其名甚俚,乃为易之。」诗中有一联云:「两寺妆成宝璎珞,一枝争看玉盘盂。」按:东坡为白芍药取名「玉盘盂」,稼轩此词则系用以指白牡丹。

锦模糊:唐·杜少陵《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诗:「马头金匼匝,驼背锦模糊。」

弄玉:稼轩《念奴娇·赋白牡丹和范廓之韵》词有「最爱弄玉团酥,就中一朵,曾入扬州咏」等句,疑弄玉即一种白牡丹之名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