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万里籋浮云

万里籋浮云,一喷空凡马。叹息曹瞒《老骥》诗,伏枥如公者。
山鸟哢窥檐,野鼠饥翻瓦。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万里籟浮云》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登高远眺所见之景;下片抒发作者的感慨和忧愤。全词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并借以表达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坎坷不平。

《卜算子·万里籟浮云》

宋·苏轼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画图临水写朝晖,淡墨轻岚远黛新。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虚烟。

翻译

漫山遍野的树木都郁郁葱葱,
连绵起伏的群山回荡着杜鹃啼鸣声。
画中描绘的山水沐浴在朝晖之中,
淡墨轻岚远黛的新绿如初春般

注解

卜算子: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观光的绰号。骆观光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北宋时盛行此曲。明末清初·万红友《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苏东坡词有「缺月挂疏桐」句,名《缺月挂疏桐》。秦处度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名《百尺楼》。僧皎词有「目断楚天遥」句,名《楚天遥》。无名氏词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

籋(niè)浮云:追踪浮云。语出《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郊祀歌》:「太乙况,天马下,沾赤汗,沬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籋,同「蹑」。

「一喷空凡马」句:《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汗明见春申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fū)古同『跗』,足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羃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唐·杜少陵《丹青引》:「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叹息曹瞒《老骥》诗,伏枥如公者」句:东汉·曹孟德《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我痴顽合住山」句:《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冯道传》:「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菟裘:春秋时鲁地名,在今山东泰安东南。鲁隐公曾命人在菟裘建宅,以便隐退后居住。后人遂以此称隐退之所。《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晋·杜元凯注:「菟裘,鲁邑,在泰山梁父县南。不欲复居鲁朝,故别营外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