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物才书雪未稀,楼台忽复带斜晖。 日从银色界中出,鸟向瑶池影外飞。 可忍便教烟欲瞑,会须更待月同归。 群山即是三山顶,八极聊将寸目围。
冬至日 云物才书雪未稀,楼台忽复带斜晖。 日从银色界中出,鸟向瑶池影外飞。 可忍便教烟欲瞑,会须更待月同归。 群山即是三山顶,八极聊将寸目围。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日下雪的情景和氛围。首联通过“端木飞花”和“玉成尘”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雪花均匀飘落和轻盈的姿态。颔联中“葭灰有意迎新律”富有巧思,将节气的变化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颈联表达了作者对冬日美景的欣赏之情
《冬至日》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诗人在冬至这一天的所见、所感和所思。下面将逐句进行赏析: 1. 首联: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 注释:冬至这一天,阳气开始增长,自然界呈现出阴阳转换的景象。同时,人们会感叹岁月不待人,感叹自己的年纪增长,无法阻止衰老的自然过程。"齿发"意指人的两鬓和头发,这是古代对年长者的雅称,"老不回"则表达了对衰老无可奈何的感受。 - 赏析
冬至日 大哉元气何冲融,周流六虚相始终。 为阴为阳本非二,政在往来升降中。 去年阳生阴已极,今年阴消阳复息。 君子有道喜可知,手把梅花看三易。 注释: 1. 大哉元气:指天地万物的本源是元气。 2. 冲融:和谐融合。 3. 六虚:古人认为宇宙是由天、地、水、火、金、木六种元素或气构成的空间。 4. 为阴为阳:指天地间存在的阴阳属性。 5. 周流:循环流动。 6. 始末:始终,始终不变。 7.
冬至日 冬阴已解剥,天运旋其初。 晨兴理书策,盼望周太虚。 纤云无凝停,旭景亦已舒。 未知太史家,侦言复何如? 古来圣明世,不必征其余。 和气乃致祥,斯语端不疏。 大田黍稻滋,秋事在菑畲。 誓将理归楫,临江卜吾庐。 注释: 1. 冬阴已解剥,天运旋其初。冬阴已解(冬阴:冬天的阴暗天气)已解剥(解开、解除):指冬去春来,阴霾消散。天运旋其初(天的运动回到了它的起始状态):指春天来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