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元气何冲融,周流六虚相始终。
为阴为阳本非二,政在往来升降中。
去年阳生阴已极,今年阴消阳复息。
君子有道喜可知,手把梅花看三易。
冬至日
大哉元气何冲融,周流六虚相始终。
为阴为阳本非二,政在往来升降中。
去年阳生阴已极,今年阴消阳复息。
君子有道喜可知,手把梅花看三易。
注释:
- 大哉元气:指天地万物的本源是元气。
- 冲融:和谐融合。
- 六虚:古人认为宇宙是由天、地、水、火、金、木六种元素或气构成的空间。
- 为阴为阳:指天地间存在的阴阳属性。
- 周流:循环流动。
- 始末:始终,始终不变。
- 为阴为阳:指的是自然现象中的阴阳属性。
- 政:政治,这里指治理。
- 往来: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替。
- 升降: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 三易:《周易》为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由《经》(卦象)、《传》(说明卦辞的文字)和《文言》(解释经文的文辞)三部分组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自然现象和人生哲理的诗歌,通过冬至这个节气,诗人表达了对天地运行规律的理解以及对个人修养和品德的追求。
首句“大哉元气”强调了天地万物都是由一种无形的、原始的力量——元气所构成,这种力量既和谐又包容,能够周流于整个宇宙之中,始终不变。
第二句“周流六虚相始终”,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元气的运行方式,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循环往复,贯穿于天地之间,始终如一。
接下来两句“为阴为阳本非二,政在往来升降中”,则是在讲述阴阳的道理。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用来描述自然界中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面,而天地间的阴阳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在不断的往来变化中展现其多样性。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去年冬至时阳盛至极,而今年又因阴气消退而阳气恢复的过程,形象地展现了自然规律的不可预测性和生命力的顽强。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人生境遇的写照。
最后两句“君子有道喜可知,手把梅花看三易”,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君子”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他们能够理解自然之道,并以此为指导去生活。诗人手持梅花,观看《周易》的卦象,寓意着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领悟自然规律,以达到人生的和谐与圆满。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对冬至这一节气的描述,诗人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也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