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师同拄一枝藤,野岸凌兢踏断冰。 老去莫辜元夜眼,试凭江阁看渔灯。
正月十五日同圆明老师渡溪西雨作不可回三绝 伴师同拄一枝藤,野岸凌兢踏断冰。 老去莫辜元夜眼,试凭江阁看渔灯。 译文: 正月十五日我与老师一同渡过溪流西边的雨景,不能回来。 我陪着老师一起撑着一根藤杖在野岸上小心翼翼地行走,踏断了冰面。 年岁渐长不能辜负这美好的元宵之夜了,让我试着凭倚江边的阁楼观赏渔船上的灯光。 注释: ①元夜:指元宵节的晚上,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 ②藤:一种可以攀援的植物。
正月十五日同圆明老师渡溪西雨作不可回三绝 【注释】 旧时好客孔文举,无事长随支道林:指东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孔融字文举,曾为北海相;支遁字道林,为南州太守。二人都是饱学之士,他们常在一起讨论问题。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圆明老师的友情。 首联:“旧 时 好 客 孔 文 举,无 事 长 随 支 道 林。”孔融和支遁都是饱学之士,他们常常在一起论辩学问,互相切磋,彼此都十分欣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此题,注意结合注释和关键词“正月十五日”“渡溪西”“风尘”等来理解诗歌内容。 【答案】 译文:一别之后,客居京城的我,风尘仆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凤城灯烛辉煌而微茫。人生相聚,相见又相离,究竟能有几时?今夜的风雨,又将我们重聚。 赏析:诗写诗人在元宵节这一天与圆明老师同渡溪西,夜雨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