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来不拟著帘遮,要听双飞语日斜。 芳草满庭人不扫,东风吹尽石楠花。
甲子春日二首 燕来不拟著帘遮,要听双飞语日斜。 芳草满庭人不扫,东风吹尽石楠花。 注释: 甲子:古代计时单位,一天一夜为一“甲”,十天为一“子”。这里可能指春天。春日:春季的天气。燕来:燕子到来。双飞:成对飞翔。语:说,这里指燕子呢喃。 要:要求,期待。 不拟:不希望。着:盖住。 帘遮:门帘。 日斜: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芳草:香草,这里指长满野草的庭院。 石楠花:一种植物。 赏析:
《春日二首》:春意盎然 海棠枝上晓莺啼,栀子花边蛱蝶飞。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海棠树枝头有清晨的莺鸟啼鸣,而栀子花旁则飞舞着蝴蝶。这里的“晓莺”与“蛱蝶”,分别代表了春天生机与活力的象征,通过这两种生动的动物形象,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季节画面。 贪看游蜂偷蕊去,不知双燕得泥归。最后一句则是对前文的深化,通过游蜂与双燕两个角色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