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南北拥烟鬟,浑在溟蒙细雨间。
寄语丹青王右相,不须水墨画春山。
西湖春事五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两高南北拥烟鬟,浑在溟蒙细雨间。
寄语丹青王右相,不须水墨画春山。
注释:两座高耸的山峦,南北被烟雾笼罩。仿佛在溟蒙细雨中隐约可见。告诉王右丞(王维),不必用水墨画春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春景的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把西湖描绘得如烟似雾,朦朦胧胧,美不胜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春山与水墨画相比,突出了西湖的美丽动人。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老去无心作好春,晓来风雨故欺人。 从教发白桃花笑,不管帘垂燕子嗔。 注释:我年老体衰,没有心思去创造美好的春天,早上醒来时,却被风雨无情地打扰了好心情。任凭满头的白发随风飘散,那些盛开的桃花仿佛在嘲笑我的无能为力,我也不放在心上。即使外面的柳树垂下了长长的枝条,挡住了燕子飞回巢穴的路,我也毫不在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与冷漠。首句“老去无心作好春”
诗句输出: 颠春柳絮风前落,卧水桃花鉴里开。沙上鸳鸯忽惊起,背人飞去不回来。 译文输出: 春天来临,柳絮随风飞舞,仿佛在梦中轻轻落下;水中的桃花瓣也随着水面平静地展开,仿佛在镜中静静绽放。沙滩上的鸳鸯突然受到惊吓,振翅高飞,消失在天际,不再回来。 关键词注释: - 颠春:形容春天到来的景象或气息。 - 柳絮:指春天时柳树的种子,因绒毛状而得名。 - 风前落:形容柳絮被风吹拂着落下的样子。 -
寒食人家画鼓挝,踏歌声里月生华。 无人来祭皇妃墓,空唱吴王陌上花。 注释: 第一句: - 寒食人家:指的是在寒食节期间的人家。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进行,主要用于禁火、祭祖等风俗活动,因此与祭祀有关。 - 画鼓:指用图画描绘的鼓声。 - 挝:敲打的动作。 - 踏歌:边走边唱的一种歌曲形式。 - 月生华:月亮逐渐明亮起来。 第二句: - 无人来祭
西湖春事五首 半垂罗幕护红妆,闲系青骢在绿杨。楼上日长时度曲,路边风过忽吹香。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半垂罗幕:指半掩的帘幕,用以保护娇艳的妆容不被风吹散。 - 青骢:古代一种黑色骏马,常用来指代高贵的身份或地位。 - 楼:此处泛指高处的建筑,如亭台,用以度过悠闲时光。 - 度曲:即弹奏乐器,通过演奏来表达情感和艺术享受。 - 路边风过忽吹香:形容微风拂过时,路边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