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儿童喜欲颠,老翁不出自欣然。 晴天霁色浑无用,只乞斜阳了断编。
【注释】 三绝:指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晚霁:傍晚的雨过天晴。 霁色:晴朗的天色。 了断编:即“了结”、“结束”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作者在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之后,又用一联诗作为收尾,使全诗更加完整、圆满。 第一句写雨后儿童喜欲颠。“欲颠”,是说他们欢喜得要跌倒的意思;“喜欲颠”是说高兴极了,快要跌倒了。第二句写老翁不出自欣然。“自欣”是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意;“出”,是“从
注释: 傍晚时分,雨过天晴。花树在窗前熟睡,忽然被斜阳照耀。真是白头发的人可笑啊!闲居的人又写了一首春天晴朗的小诗。 赏析: 《晚霁欲归三绝》,这是一组写景诗。诗人以“晚霁”和“欲归三绝”,点明题目,抒发自己的心情。第一首,诗人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画卷,花木经雨水洗涤,显得更加清新秀丽,而那枝头斜阳,则映衬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抓住“斜阳”这个细节,巧妙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第二首
【注释】 晚霁:傍晚的雨后晴空。三绝,指诗、书和画三者兼擅。 印颗:即印骨,指诗人的姓名刻在骨头上。初封:指刚写好。马在庭:指诗人刚刚骑在马上回家。杖藜:拄着拐杖。仍傍竹边行:仍沿着竹林边的路走。老兵:指曾经做过官的人。莫漫催人去:不要催促我离开。幽禽:幽静的禽鸟。说晚晴:谈论晚霞和晴朗的天空。 【赏析】 此篇以写景见长。开篇“印颗初封马在庭,杖藜犹傍竹边行”二句,是说诗人刚刚骑在马上回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