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谁解反三隅,半是骑驴更觅驴。 一滈未逢师子吼,千章虚读野狐书。
【注释】 读佛书:读佛教经典。 迷途谁解反三隅:迷路的人谁能理解反转三隅,比喻不能正确理解佛教经典的意思。 骑驴更觅驴:骑着驴又去骑驴,比喻对佛教经典理解不透彻,反复钻研,结果还是一知半解。 一滈未逢师子吼:在一次大雨后,没有听到佛法的教诲(“师子吼”——佛法的威仪),比喻佛法的教诲像大水一样的滋润,使人受益匪浅。 千章虚读野狐书:读了一千部佛经,也读不懂其中的真谛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根据选项逐一进行比较分析,看其是否符合诗中的意境与主旨。本诗是诗人在读佛经之后所作,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感悟和思考。 第一二句:却恨前身不是僧,当年谁许共传灯。“却恨”意为“悔恨”,表示后悔当初没有选择出家;“前身”指过去的生活经历,“僧”指僧人。诗人自问为什么当初不成为和尚
【注】 1. 天竺:即印度,古称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地。 2. 降灵圣:指佛祖降临人间。 3. 利益其在此:在这里给众生带来益处。 4. 雪山真苦行:在雪山中修行苦行。 5. 九恼:烦恼。 6. 食马麦:吃马奶。 7. 旃荼女:指佛教中的“旃荼婆女”,也称为“旃陀罗”。 8. 谤论:诽谤、非议。 9. 五狮子:指佛教中的五种菩萨,也称为“五贤者”。 【译文】 佛陀从天竺降临到我们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