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月照青杉树,下有古人葬时路。 古人葬时多子孙,今日子孙无问处。 花开花谢年复年,新坟渐满古坟边。 犹起高楼与大屋,长为子孙忧不足。
【注释】 古冢行:古诗。 青杉树:指坟墓前的松柏等树木,古人认为坟茔前植松柏能避邪。 葬时路:指古人死后埋葬的那条道路。 多子孙:有众多子孙。 今:指今日的后代。 无问处:无处可问。 花开花谢年复年:指时间流逝,一年又一年。 新坟渐满古坟边:新的坟墓渐渐长满了墓地,而古老的坟墓却逐渐变得稀少了。 犹起高楼与大屋:仍然建造高高的楼房和大的房屋。 长为子孙忧不足:长久地为子孙担忧还远远不够。
古冢行 朝行古冢东,暮行古冢西。 冢中古人骨已朽,冢外游子今何之。 朝食古道南,暮食古道北。 道傍古迹不可见,道上行人常役役。 古人居今人必爱,今有古人人不识。 面前和好儿女颜,背后往往张弓射。 拂衣归去非不会,无宅无田归未得。 长靴短笏随众人,敛首低颜为俗客。 深居晏坐尚恐喧,平路缓行犹恐蹶。 口中有声未尝吐,咽入喉咙化为血。 君不见谷口郑子真,又不见蜀中扬子云。 子真老死耕岩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描绘了一幅荒凉、凄清的墓地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白杨风送棠梨雨,寒食原头哭伥鬼。 【注释】:白杨树随风摇曳,棠梨树下飘落着细雨,这是寒食节那天的场景。“寒食”,古代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这里的“原头”指的是墓地的原野。“伥鬼”是指被鬼魂缠身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死者的灵魂。 2. 马医夏畦有子孙,岁岁犹能来作主。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