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风送棠梨雨,寒食原头哭伥鬼。
马医夏畦有子孙,岁岁犹能来作主。
孤坟三尺掩黄沙,多年白骨久无家。
妖狐穿穴狡兔伏,树死枝枯啼老鸦。
断碑仆地土花碧,当日争挥谀墓笔。
文字摧残读不成,牧儿占作摊钱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描绘了一幅荒凉、凄清的墓地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白杨风送棠梨雨,寒食原头哭伥鬼。
【注释】:白杨树随风摇曳,棠梨树下飘落着细雨,这是寒食节那天的场景。“寒食”,古代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这里的“原头”指的是墓地的原野。“伥鬼”是指被鬼魂缠身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死者的灵魂。
- 马医夏畦有子孙,岁岁犹能来作主。
【注释】:墓地附近有一个马医的家,马医有子孙后代,每年都能来这里祭祀。“夏畦”指的是夏季的菜地,可能是马医种植蔬菜的地方。
- 孤坟三尺掩黄沙,多年白骨久无家。
【注释】:孤零零的坟墓只有三尺高,被黄色的沙子掩盖着,多年的白骨没有安息之地。“无家”是指失去了归宿,无法安葬。
- 妖狐穿穴狡兔伏,树死枝枯啼老鸦。
【注释】:妖媚的狐狸挖洞穿行,狡猾的兔子隐藏在其中,树木枯萎了,老鸦也在树上哀鸣。这里的“妖狐”、“狡兔”和“老鸦”都是象征死亡和衰败的动物。
- 断碑仆地土花碧,当日争挥谀墓笔。
【注释】:断碑倒在地上,上面的青苔依然翠绿,当年人们为了谀颂死去的人而挥毫泼墨。这里的“谀墓”是指为了讨好死者而在墓碑上题写的虚伪赞美之词。
- 文字摧残读不成,牧儿占作摊钱石。
【注释】:文字被毁坏得难以辨认,只能让牧儿将墓碑当作交易货币的工具。这里的“摊钱石”是一种货币,可能是用石头制作的,可以在上面刻字作为交换的凭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墓地的荒凉和凄凉。诗中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以及墓地上的孤坟、断碑和杂草,表达了作者对死亡和衰败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动物的描述,如狐狸、兔子和乌鸦,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墓地的寂寞。最后,通过对文字和货币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墓地的荒凉和人们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悲伤和哀怨的情绪,让人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和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