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杨柳色如金,几日不来成绿阴。 折得柔条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折柳 湖边杨柳色如金,几日不来成绿阴。 折得柔条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注释:湖边的杨柳色彩如同金子一般,过了几天没有来观赏它的人,就成了浓密的绿荫。折取柔软的枝条带进城里,让人知道春天已经到来。 赏析:这是一首咏柳诗。前两句描绘了柳树的颜色和茂盛的景色,表现了柳树的美丽。后两句则通过“教人”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注释】 阳关:古地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灞桥:古名灞上桥,位于秦、西汉长安城东面,是通往咸阳的要道。柳:柳树。绿阴:指垂柳的浓荫。别恨新:离别之恨正与春天相遇,所以称“新”。漫折:随意折断。青丝:指柳条。绊:阻止。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人在灞桥春日,折了一枝柳送别朋友,这枝柳象征着离情别绪,也象征着友谊长存。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厚,意境开阔而深远,耐人寻味
【注释】 折柳:指送别。 三春:一年中春季的三个月,即农历二月、三月和四月。 潸(shān)潸:泪流的样子。 系:系马。 长条:柳条。 翠凋:绿色褪去。 愁里鬓:发愁时鬓边的头发,泛指白发。 红减别时颜:容颜因离别而憔悴。 玉关:《汉书》载,汉武帝派李广利出西域,途经玉门关。后以玉关代指边塞。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于唐代诗人王之涣任冀州衡水县主簿期间。诗的前四句是写送别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