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功深道得民,但曾补处誉俱新。 来为闽岭诗书帅,归作甘泉侍从臣。 政剧不辞身自苦,施多却似郡非贫。 前贤好事推行遍,玉帐如今有几人。
别吴帅恕斋 林希逸诗意赏析与翻译 1. 诗作原文 学问功深道得民,但曾补处誉俱新。 来为闽岭诗书帅,归作甘泉侍从臣。 政剧不辞身自苦,施多却似郡非贫。 前贤好事推行遍,玉帐如今有几人。 2. 词语释义 - 学问:指学识和才能,通过深入学习获得的知识。 - 功深道得民:指在治理民众方面有深厚的造诣。 - 补处:弥补不足之处,形容政绩突出。 - 誉俱新:赞誉都更新,形容声誉极佳。 - 闽岭
【注释】 1. 别吴帅:告别吴帅。吴帅,即吴元济,当时任淮西节度使。 2. 司马家求像:指司马光在河南辉县修有石塔,以石刻《资治通鉴》为“家求像”。 3. 文翁学有祠:指文翁在蜀郡成都建立学宫,后建有文翁祠。 4. 半月趣行三被旨:指唐僖宗时宰相崔胤欲杀宦官,密谋于月中行事,结果事败被赐死。 5. 残年惜别两攒眉:指白居易与元稹的诗友、友人王播因得罪当权者而遭贬谪,白居易送其出潼关
别吴帅恕斋 七聚人人苦恋行,吾乡一事更关情。 郡贫已极民县罄,岁计祇于寺取盈。 官要板曹宽未许,闽无保障害非轻。 扶持有意公还去,条约春初恰讲明。 注释: 1. 七聚:指七个聚居的地方,这里泛指各地。 2. 人人:每个人都。 3. 吾乡:我的家乡。 4. 郡贫已极:郡里贫困到了极点。 5. 民县罄:民众的积蓄已经耗尽。 6. 岁计:每年的收支计划。 7. 板曹:负责管理木材等物资的官员。 8.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诗人与吴帅之间深厚的友情。 公来 ——吴帅来了 植纛 ——插下军旗 我扶犁 ——我耕作 苦忆京尘 ——想念京都的尘土(比喻战乱的年代) 判袂 ——分别 墀下 ——台阶下 一回樵服 ——一次穿山人的衣服拜谒 溪干几度锦笺贻 ——书信多次往来 定有爱棠集 ——一定会有爱棠之集(即《咏爱棠诗》。爱棠是吴帅的爱妾,名翠翘) 恋别空吟折柳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