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钗情绪思悠悠,月下穿针懒傍楼。
非独双星苦离别,人间天上一般愁。
七夕有怀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如下: 七夕有怀 擘钗情绪思悠悠,月下穿针懒傍楼。 非独双星苦离别,人间天上一般愁。 注释: 1. 擘钗情绪思悠悠:这里的“擘钗”指的是古代妇女在七夕节时将头发分成两段,用针线固定住。“情绪思悠悠”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2. 月下穿针懒傍楼:这里的“月下穿针”是指七夕节时的一种习俗,人们会在夜晚的月光下互相赠送用彩线穿制成的小针
【注释】 ①燕山渡:即燕然山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汉代为北方的交通要道。②双星:指牛郎织女星。③一自:自从。④曾无片楮报霜寒:指故人书信全无,无法寄达,以致自己身受寒冷。⑤关河:泛指山河。⑥万卷腹书何意晒:意为万卷书籍又何必暴晒呢?⑦儿女:子女和妻子等年轻女性。⑧觅新欢:寻找新的欢乐。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怀古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自己渴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词,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第一句“瑟瑟西风起”,描写了天气的变化,秋风的吹拂使得树木摇曳,给人一种秋意渐浓的感觉。第二句“松房夜掩关”,写主人公在夜晚关上门窗,以避风霜之寒。第三句“月华凉似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如水一样清凉,给人以清冷之感。第四句“河汉在人间”,描绘了银河横亘于天空
七夕有怀 长空雨霁月初波,恍见灵妃驾鹊过。 对景不禁人去远,举觞无奈客愁何。 乾坤七夕元无尽,今古双星会已多。 闻道桥边犹怅别,此情吾欲问明河。 注释: 1. 长空雨霁月初波:长空在雨后终于放晴,月亮如一轮新月在波光中闪烁。 2. 恍见灵妃驾鹊过:突然之间仿佛看到仙女嫦娥驾着神鹊飞过。 3. 对景不禁人去远: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不禁让人感到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 4. 举觞无奈客愁何
【解析】 1.“七夕”“银汉鹊停飞”: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这天晚上织女与牛郎在银河相会,鹊桥搭起一座桥梁,让牛郎织女相会。 2.“星桥妇下机”:星桥,即星月桥,传说为天上的鹊桥。此句写织女从天上来,来到人间的桥上,与牛郎相会。 3.“天作经年合”:天作,指天意安排。经年合,意为经过一年才得相聚。 4.“人怜此会稀”:人怜,此处指人们同情他们难得相聚。 5.“无由展情恨”,无由,无法,没有办法
注释: 七夕之夜,历来都是乞求巧艺的同日,我惭愧自己笨拙无能,对着虚空。 犊裤(一种短而窄的衣服)暂且把长竿晒在外面,云锦不需要组织工整。 牛渚风高飘起鹊羽,梅梢月冷逗起窗户。 宦情不如乡情好,清夜凭栏望彩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七夕之夜所作,表达了他对乞巧的感慨以及对乡情的怀念。首句“此夕繇来乞巧同”,点明了七夕乞巧这一习俗自古以来就有。接着“惭予抱拙对虚空”,诗人自嘲自己笨拙无能
七夕有怀 危坐抚佳节,萧萧但雨声。 闺中儿女态,天上别离情。 秋入玄蝉急,年侵白发生。 所嗟垂老意,张角总无成。 注释: 1. 危坐:坐着时也显得十分小心谨慎的样子。 2. 萧萧:形容雨声淅沥,如同秋风扫过树叶的声音。 3. 儿女态:指闺中的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活泼可爱的样子。 4. 天上别离情:比喻自己和爱人之间因距离而产生的相思之情。 5. 秋入玄蝉急:秋天的天气让蝉的鸣叫声变得更加急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