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荒碑立翠苔,空馀基址郁崔嵬。
此台湮废浑闲事,山北如今未有莱。
南台
相关推荐
注释: 南台:古时指帝王游乐之处。 一片荒碑立翠苔,空馀基址郁崔嵬:荒废的墓碑长满了青苔,只剩下残破的石碑矗立在荒芜的地方。 此台湮废浑闲事,山北如今未有莱:这个台子已经废弃了,和这些闲事一样,没有什么意义,而山的北面现在还没有开辟成菜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建筑遗迹的诗。诗人通过对荒废的台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感慨
注释:南台:即“南台寺”,位于今日本京都市右京区,是日本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旧日新罗国里僧:新罗国是古代日本的国家名称,这里的“旧日”表示曾经属于新罗国。 译文:南台寺,位于日本京都市右京区,是日本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这里曾是新罗国的寺院,现在山间散满着无数的灯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南台寺的夜景和禅宗修行的氛围。首先,通过提到“南台寺”和“旧日新罗国里僧”,诗人为读者设定了一个时空背景
注释:南台的夜景,城墙已经收尽了灯火,但春意并未完全消歇。东风尚未借我登临之便,却先吹来了春天的气息。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南台的夜景,城郭已经收起了灯火,春意却未完全消歇。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把南台的夜景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诗的第三句突然转折,写东风尚未借我登临之便,却先吹来了春天的气息。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东风拟人化,使东风仿佛也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情感。这种写法既新颖又富有想象力
【注】南台:指衡岳的南台,即南岳庙。 我游衡岳巅(登上了),路半此歇脚(在半山腰休息)。 风雷驾飞殿(风声雷声仿佛在驾驭着飞檐翘角的殿堂), 日月隐杰阁(日出月落好像隐藏在雄伟的楼阁之中)。 阑干十万里(栏杆连接着万里长河),仰视天一握(仰望天空就像手能握住一样)。 遂访紫虚君(于是拜访了紫虚洞中的仙人), 归时骑白鹤(回去的时候骑着白色的鹤)。 赏析: 首联“我游衡岳巅,路半此歇脚”
南台 迢迢策杖上南台,北望清凉眼豁开。 二片烟霞笼紫府,万年松径锁苍苔。 人游灵境涉溪去,我访真容踏顶来。 前后三三知者少,衲僧到此费徘徊。 注释: 迢迢:遥远的样子。 策杖:拄着长柄的手杖。 南台: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县西北,相传为晋代道士许逊修炼之地。 北望清凉:指站在高处向北眺望,清凉的景色尽收眼底。 眼豁开:眼中的视野变得开阔。 二片烟霞:形容山中云雾缥缈,如同一片片烟雾笼罩。 紫府
注释: 南台:即南京的台城。 木老:指树老。 地平静:大地宁静。 直北:正北。 万家城:指繁华的城市。 小立兴怀处:在小地方站下来,感慨万千。 凭高眼更明:站在高处,视野开阔,看得更远更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台城上所作,通过描绘台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首句“木老地平静”,诗人用“木老”来形容树老,暗含岁月流逝,人事已非的意思。而“地平静”则表达了大地的宁静
注释:南台:山名。 春登台处溪山好,暖霭时吹淡淡风。译文:春天登上南台,看到四周的山川景色多么美好啊!温暖的云雾时时飘来,轻轻地吹拂着。注释:春登台,指春天登临南台。 试以闲身供酒盏,也知人与我能同。译文:试着拿这空闲的身体来招待酒杯,也知道别人和我是一样的。注释:闲身,指闲适的心情
注释:在春天的时候登上南台,看到那里的溪山景色非常好。温暖的云雾时时吹来,带着淡淡的春风。 我用闲散的身体供上酒碗,也明白人我之间是可以共同分享的。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春日登高望远时,有感而发所写成的。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首句“春登台处溪山好”,诗人以春日登台为题,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春”字既点明了季节
南台 离方孤峙郁巑岏,森秀真如锦绣攒。 金阁晓霞环翡翠,竹林晴日拥琅玕。 老人星近堪齐寿,大士潮邻足纵观。 欲与山灵争巨丽,漫将好句挂林峦。 注释: 1. 离方孤峙郁巑岏:形容岩石孤立而屹立,形状奇特,犹如孤独的山峰。 2. 森秀真如锦绣攒:形容岩石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木,景色秀丽如同精美的锦绣。 3. 金阁晓霞环翡翠:形容阳光照耀下,岩石上的绿色植被仿佛是金色的宝阁,周围的环境被晨曦的霞光所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