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山花中有溪,山花红白遍高低。
灵源忽若乘槎到,仙洞还同采药迷。
二月辛夷犹未落,五更鸦臼最先啼。
茶烟渔火遥堪画,一片人家在水西。
过桐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两岸山花中有溪,山花红白遍高低。
灵源忽若乘槎到,仙洞还同采药迷。
二月辛夷犹未落,五更鸦臼最先啼。
茶烟渔火遥堪画,一片人家在水西。
【注释】 过桐庐:路过桐庐。 灵源:指桐江上游的富春江,灵源洞在富阳。乘槎(chá):传说中天河与大海相接的地方有星槎,乘槎到天河是神话传说,实际不可能。采药:指桐江流域的山区。辛夷(qīn yī):一种木本花卉。鸦臼:一种树名。 茶烟、渔火:指山间小舟上飘出的烟雾,渔船上的灯火。遥:远。一片人家:泛指两岸的村庄。 【译文】 两岸山花烂漫,溪流穿行其间,两岸山花红白相间,高低错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山水画。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释: 1. 横看山色仰看云:描述了站在高处,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山与云的景象。"横看"即横向观察,"仰看"则是从上方俯瞰。这里的"山色"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它们的颜色和轮廓在视野中呈现;"云"则是指那些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2. 十幅风帆不藉人:这里形象地比喻了船只。"十幅风帆"意味着有十艘船只正乘着风帆行驶。"不藉"意为不依赖
诗句释义 1 桐庐山水天下清,洪涛拍岸山围城。:这句诗描绘了桐庐的山水之美,清澈的江水拍打着岸边的山峰,形成一片壮观的景象。 2. 桐君已乘丹凤去,世间草木谁知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桐君的怀念之情,他已经乘着丹凤飞走了,人们又怎能理解他的情感呢? 3. 落日摇红鱼尾赤,江上潮回沙嘴立。:这句诗描绘了落日余晖映照下,江面上的鱼尾和沙滩上的潮汐都显得格外鲜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4.
过桐庐 绝爱桐庐水,潮回绿满溪。 海风吹雨去,山日傍云低。 涉世心犹壮,思家梦欲迷。 独惭老莱子,白发尚儿啼。 注释: 1. 绝爱桐庐水:非常喜爱桐庐的水。 2. 潮回绿满溪:潮水涨落,使得清澈的溪水变得绿色。 3. 海风吹雨去:海风带着雨水吹去。 4. 山日傍云低:太阳靠近云层,阳光被遮挡。 5. 涉世心犹壮:经历了世事后,心情仍然豪迈。 6. 思家梦欲迷:思念家乡,梦境都变得模糊。 7.
【注释】 过桐庐:经过桐庐。桐庐县,今属浙江。 江边三月草凄凄:三月,指春天。 绿树苍烟望欲迷:苍烟,青烟。望欲迷,想见得模糊了。 细雨孤帆春睡起:细雨,小雨。 青山两岸画眉啼:画眉鸟,即黄莺,又名莺。鸣声婉转悦耳。 【赏析】 此诗写诗人经过桐庐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开头两句写景,点明时节为“三月”,地点为江边。首句写江边三月的景色,以“凄凄”两字概括,表现了春天特有的凄凉之感。次句写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