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山水天下清,洪涛拍岸山围城。
桐君已乘丹凤去,世间草木谁知情。
落日摇红鱼尾赤,江上潮回沙嘴立。
三三两两野人家,半住渔村半樵牧。
尽抛章甫求仙灵,松间黄鹤唤不应。
阻风三日看山色,平生惯识枯枝藤。
碧桃海上开多少,几度春风长瑶草。
白云满地不归来,石烂松枯天地老。

诗句释义

1 桐庐山水天下清,洪涛拍岸山围城。:这句诗描绘了桐庐的山水之美,清澈的江水拍打着岸边的山峰,形成一片壮观的景象。

  1. 桐君已乘丹凤去,世间草木谁知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桐君的怀念之情,他已经乘着丹凤飞走了,人们又怎能理解他的情感呢?

  2. 落日摇红鱼尾赤,江上潮回沙嘴立。:这句诗描绘了落日余晖映照下,江面上的鱼尾和沙滩上的潮汐都显得格外鲜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3. 三三两两野人家,半住渔村半樵牧。:这句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村民们有的住在渔村里,有的住在山林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4. 尽抛章甫求仙灵,松间黄鹤唤不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他放弃了世俗的追求,只希望能得到仙灵的庇佑。然而,当他呼唤黄鹤时,却得不到回应,这让他感到无奈和失望。

  5. 阻风三日看山色,平生惯识枯枝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他被困在船上,只能通过窗户欣赏山色。同时,他也深知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熟悉程度,就像那些枯萎的树枝和藤蔓一样。

  6. 碧桃海上开多少,几度春风长瑶草。:这句诗描绘了海中的碧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它们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画面。这里的“瑶草”可能指的是一种珍贵的草药。

  7. 白云满地不归来,石烂松枯天地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他看到白云覆盖大地,却无法归来,不禁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同时,他也意识到即使是坚硬的石头也会腐朽,松树也会枯萎,这一切都表明世界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译文

  8. 桐庐山水清澈如洗,洪涛拍打着岸边的山峰如同围成一座小城。

  9. 桐君已经乘坐着丹凤离开了这里,世间的人们又能知道什么呢?

  10. 夕阳下的江面波光粼粼,鱼儿的尾巴和沙滩上的潮汐都染上了红色。

  11. 三三两两地散布着一些农家小屋,有的是住在渔村有的是住在山林之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12. 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寻求仙灵的帮助上,但是当我看到松间的黄鹤却没有得到回应。

  13. 我在船中被风阻困住了三天,只能通过窗口来欣赏山色。我对这些地方非常熟悉,就像那些枯死的树枝和藤蔓一样。

  14. 海上绽放的碧桃花数不胜数,春风轻拂下那些花朵翩翩起舞。

  15. 只见白云覆盖了大地,我却无法回到故乡。即使石头会碎裂,松树会枯萎,整个世界都在经历着沧桑巨变。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桐庐风光和诗人情感的诗歌。通过对桐庐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通过对渔民和樵夫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