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令醉尉怒,端是丞相嗔。 交疏白眼见,愁绝翠眉颦。 迟暮仍三黜,惊窥有四邻。 还将万里眼,笑索岭梅春。
《宿太湖口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孙觌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谁令醉尉怒: - 醉尉:可能指的是一位因醉酒而失责的官员。 - 怒:表达了愤怒的情绪。 - 译文:是谁让那位因醉酒而失去职责的官员变得如此愤怒? - 注释:这里的“怒”反映了醉酒导致的失职给当事人带来的不满和愤怒情绪。 2. 端是丞相嗔: - 丞相:古代高级官职的名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宿太湖口二首》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首先来看第一句“白首对泷吏,骍汗愧逐臣”。在这里,“白首”指的是年老,“对泷吏”则是指面对官员的职位。而“骍汗”指的是汗水,象征着辛勤工作的痕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辛苦工作,却未能得到赏识和晋升的感慨。 接下来的一句“溪山不改色,风雨解留人”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这里的“溪山”指的是山水
宿太湖口二首 溺灰不辞辱,箕踞未易诃。 仅免遭田甲,谁能让尉佗。 舆粮饯吾鬼,分灯遣诸魔。 酒中有真觉,一梦到无何。 注释: 1. 诗句释义: - 溺灰(qìn hé):把灰烬投入水中,表示放弃、不再追究。 - 箕踞:古代的一种坐姿,两腿交叉放在地上,臀部坐在脚跟上,显得傲慢或不屑。 - 田甲:古代传说中商朝的一个暴虐的官员,因其残忍而闻名。 - 尉佗:战国时期的秦国将领,以勇猛和智谋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