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蕾黄花当径开,朣胧佳月出云来。 中秋见菊从前少,端为瀛公诗句催。
【注释】 1. 蓓蕾:指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黄花:黄色的花朵,这里泛指菊花。径:小路。朣胧:朦胧的样子。佳月:美好的月亮。出云:从云中出来,形容月亮皎洁明亮。瀛公:指张九龄(737-815),字子寿,唐代著名诗人。 2.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中秋时节,菊花盛开的景象。首句“蓓蕾黄花当径开”,描绘了菊花在小路上绽放的情景;次句“朣胧佳月出云来”,则描绘了明月从云中升起的美丽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中秋日菊盛开”,意思是说在中秋节这天,菊花盛开了。“天宇高寒露欲零”的意思是:天高气清,寒露将要降落。“城头月色正亭亭”的意思是:城头的月亮高高地挂着。“诸公定有惊人句”的意思是:诸位诗人肯定能写出惊人的佳句。“施与波神月下听”的意思是:让那些浪子听了,让他们在月光照耀下洗心革面吧。
注释: 1. 年年菊占晚秋清——每年这个时候,菊花都占据着秋天的清静。 2. 今夕东篱放早英——今夜在东边的篱笆下,我释放了第一批菊花。 3. 月共黄花如有约——月亮陪伴着黄色的菊花,仿佛是它们之间有某种约定。 4. 花开半夜月偏明——花朵在半夜开放,月光却显得更加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中秋夜晚,诗人在东篱下观赏菊花盛开的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诗意。诗中通过对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