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文秉周礼,庙乐奏九成。
当时夔一足,不待鲁诸生。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
相关推荐
【注释】 神文:指《神宗实录》。周礼:指《周礼》。庙乐:《尚书》中的《大禹漠》,是古代祭祀用的乐曲。九成:指《大雅》,这是周朝时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曲,共有九篇。夔:人名,宋神宗时人,曾上奏疏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知州。鲁诸生:指苏轼、黄庭坚等在京师的士子。 【译文】 神宗时期,我撰写了《神宗实录》,记录了皇帝的言行,并加以评论;当时,夔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谪,他的文章不须等待其他士子来评论了。
【注释】 啧啧:形容鹊鸟叫声。愔愔:形容蛛网细密。九顿首:即再三拜。生气:指文章的气势。存:存在,保存。 【赏析】 此诗为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而作。首句写景,颔联写自己对先贤的景仰,颈联写自己的感慨,尾联写对先贤的怀念之情。全篇意境宏大,语言简练
【注释】 堂堂古遗直:指范仲淹,字希文。遗直,遗世独立的高洁之志。 心严貌无华:内心严肃,外表不修边幅。 人见不妩媚:外貌不艳丽,不媚人。 何以娱大家:用什么来娱乐大家。 【赏析】 此诗为作者游百花洲时所作,以范文正公祠下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韵作十诗。首句“堂堂古遗直”点明题意。范仲淹是北宋名臣,曾主持新政,力主改革,为官清廉,不为权贵所屈。他虽居宰相高位,却生活简朴,不慕奢华。
【注释】 朴蔌:质朴,朴素。栋:支撑房屋的横梁。 零落归山丘:指富贵荣华终将如尘土般飘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而作。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富贵荣华终将如尘土般飘散,因而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名利虚幻的感叹之情
【注释】 盘礴:徘徊。范文正公祠:范仲淹,谥号文正,人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译文】 有酒就自饮,有室不共居。 古今都是一个样,怎么能坐而论道? 【赏析】这首诗作于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作者黄鲁直时年四十二岁。当时北宋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开头两句“有酒当自醑,有室莫共处”,是说有了美酒应该自己喝,有了房子不能和人住在一起。诗人在诗的开头便提出两个问题
【注释】百花洲: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北宋时皇帝的花园。四贤:指四位古代贤人,这里指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盘礴:徘徊。文正公祠:欧阳修祠堂。华屋处:豪华富丽的地方。《论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零落归山丘:指世事无常,人生如梦。 【赏析】这是一首和诗,黄鲁直的和诗是“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繁华富贵生活的感慨,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
【注释】: 百代: 一百代。 何可作: 怎么可以作,即如何能够复生? 九原: 指黄庭坚的坟墓。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归葬在九泉之下。 不必温御史: 不必让温公(温峤)来当御史大夫。 解令君胆落: 使令君(范仲淹)惊惧而心惊胆寒。 【赏析】: 此诗是范仲淹罢政后所作。诗人在百花洲上游览,看到范文正祠下,想到北宋灭亡后的遗老流落异乡,于是写了十首诗抒发感慨。这首诗的大意是:百代以来,能有几人能像范公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人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同时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作背景来分析。 “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这两句是全诗的首联,意思是说:在百花洲上,黄庭坚游览了欧阳修的祠堂并写下了《赋得古原草送别》《登高》等10首诗。其中,“盘礴”是指徘徊流连的意思。 “宝元乃多故,公时总戎机”
【注释】 盘礴:徘徊,流连。范文正公祠:范仲淹的祠堂。生存华屋处:指豪华奢侈的生活场所。零落归山丘:形容豪华的生活很快结束,像草木一样凋零、归隐。遗懿:遗留下来的美德。斑斑:分明可见的样子。言波:言语中的波澜。可怀山:可以怀念。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黄鲁直同游百花洲,观范文正公祠下,感慨人生无常,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首联两句,写诗人对范文正公祠的观感
【注释】 1. 我心不可规:意指自己的心意难以用语言表达。 2. 滔滔谁与游:指世事纷扰,自己无法与之同行。 3. 向来秉大雅:指以前有崇高的品德和才华。 4. 今复成一丘:指现在已变得平凡无奇,只能归隐山野。 【赏析】 这是诗人在百花洲游览范文正公祠时所作的十首诗之一。诗人感慨于世事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变化,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诗人以“我心不可规”开篇,意指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无法用言语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