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帝先贤迹未消,森沉台殿锁嶕峣。
新莲照水香空在,旧辇生尘翠已凋。
夹道古藤看翳日,过溪苍藓半侵桥。
远公前意无人会,空对清风望寂寥。
题东林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昔帝先贤迹未消,森沉台殿锁嶕峣。
新莲照水香空在,旧辇生尘翠已凋。
夹道古藤看翳日,过溪苍藓半侵桥。
远公前意无人会,空对清风望寂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题为《题东林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昔帝先贤迹未消 : 这句诗表达了寺庙历史悠久,昔日帝王和先贤的足迹仍然存在。"帝"字在这里指皇帝,"先贤"则是指那些已经去世的著名人物。"迹未消"意味着这些痕迹依然存在。 2. 森沉台殿锁嶕峣 : "森沉"形容树木密集,给人一种深郁的感觉;"台殿"指的是寺庙中的建筑,通常用于祭祀或居住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东林寺时,有感于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而作。全诗通过对寺院建筑、古迹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东林寺的宁静与美丽。 首两句“净社清谈尽,高名野史传”,描述了东林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这里的“净社”指的是东林寺的清净之地,“高名”则是指东林寺在历史上的盛名远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历史地位的认可和敬仰之情。 接下来两句“空山留旧寺,老桧识当年”
【题东林寺】 江湖大兰若,庐阜一东林。 砌绕琮琤水,门罗翠碧岑。 烟云千古色,松桧四时阴。 岸帻销尘虑,凭栏净客心。 殿成神运力,泉出虎跑音。 溪在思元亮,堂荒忆醉吟。 图传三笑粲,阁拥五杉森。 贝叶应难访,经台已莫寻。 僧袈何代朽,佛影几时沉。 晋辇黄埃久,殷碑苍藓深。 不妨闲吊古,谁复为沾襟。 香火惟莲社,传流直至今。 1. 注释: - 江湖大兰若:指东林寺,位于江南的江湖之滨
《题东林寺》 尔自贪痴不肯闲,江南多少好青山。 老夫为不爱官职,买得狂名满世间。 此诗由宋代诗人刘过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与官场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尔自贪痴不肯闲”,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他既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又无法割舍名利的追求。 江南的青山绿水,本应是诗人向往的地方,然而在官场的束缚下,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抑和孤独。这种情感在他的诗句中得到了强烈的表达:“老夫为不爱官职
【题东林寺】 遍礼名山说大乘,倦来仍是策枯藤。 孤云千里白半顶,高竹百竿青一层。 风暖江龙寻食钵,雨寒秋鬼乞衣灯。 从来事事都忘却,忘却东林寺不能。 注释: 1. 遍礼名山说大乘:遍访名胜古迹,宣扬佛教教义。大乘,指佛教中的一种流派,强调慈悲为怀,普渡众生。 2. 倦来仍是策枯藤: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但仍像往常一样用马鞭子驱赶着干枯的藤树。 3. 孤云千里白半顶:形容天空中飘荡着的一片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