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矫雄张虎欲奔,低低蹲伏雁成群。
丁宁莫碍行舟过,唤作长生万石君。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相关推荐
诗句:矫矫雄张虎欲奔,低低蹲伏雁成群。 译文:雄壮的老虎正在奔跑,而群雁却低低地蹲伏着。 注释:“矫矫”表示雄壮的样子,“虎欲奔”描绘了老虎奔腾的姿态,“低低”则形容群雁飞行时的状态。“蹲伏”是群雁的一种常见行为,“成群”强调了这种群体性。整句表达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各自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状态。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诗人以动物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初疑万马立沙汀,又似临流簇戍兵: - 译文:最初以为是无数战马在沙洲上排列整齐,又像临河驻守的兵士。 - 赏析: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赣江滩地的景象,将沙汀比作战马,将临流的士兵比作守卫的兵卒,既形象又富有画面感。 2. 激怒滩声能许劣,终宵长泄不平鸣: - 译文:激起的滩声让人愤怒,但终究一夜都未平息。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注释: 漱崖啮石出奇功,浴月涵风淡荡中。 过者千帆闹如织,会心知有几人同。 译文: 漱洗岩石咬碎岩石,创造出奇特的功绩;沐浴月光包容风声,淡泊从容自在其中。 经过的人像千万把帆,喧闹得像织成的花布,但真正能理解诗中深意的人又有几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赣江上景色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漱崖啮石出奇功",描绘了江水在岩石间穿流的景象,给人一种自然的力量感
注释:七月二十一日,我重游赣江的滩头,写了十首绝句。《诗经·小雅·北山》说:“登高能见远。 译文:乘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看到飞驰的湍急河水,石头都感到害怕。 等是危险的地方,不要计较得失,我的心里没有牵挂,完全可以前行。 赏析:这是一首写于作者流放途中的诗,表达了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第一句“乘车山径苦崎倾”,写自己乘坐马车行驶在山路之上,道路崎岖颠簸
【注释】 北来:从北方来的。快顺一篙駃(duō):顺流而下时,船速很快。 牵:拖拽。 间关:指船行艰难。百丈:形容距离很长。比喻艰险或困难重重。 世事:人生世务。 如许:如此多的意思。 赏析: “北来”,是说诗人的船从北方来;“快顺”即顺水行舟,速度很快。这是第一句,写船从北方来,一路顺水,速度快,很是畅快。“南去”,是说诗人的船要从南方去;“间关”即逆水行舟,十分艰难。这是第二句
诗句:岭海脂膏自古传,至今来往共长川。 译文:岭海地区的油脂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至今依然有人往返于此地的江河之上。 注释:岭海,指的是岭南地区,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脂膏,这里指代的是岭南的特产或资源,可能是某种珍贵的物质或者资源。自古传,表示从古代开始就有流传下来。至今来往,表示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来回走动。共长川,指的是共同流向江河。 赏析
【注释】 江清:江水清澈。端乐:端庄快乐,形容心情舒畅。朝饥:早晨感到饿。险处:地势险要的地方。平陆波涛:平地上的波澜。良:很,非常之意。却:反而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十绝句”为题,重游赣滩时所作。 首联“江清端可乐朝饥,崄处行人尽得知”,是说:江水澄清,心情喜悦;山险路滑,行人知道,皆知行止。“江清”、“朝饥”二句,点明时间、地点及自己的心情。“端乐”二字用得巧妙
诗句:闻道春江潋滟时,滩平如掌棹如飞。 译文:听说春天的江水波光粼粼,沙滩平坦如手掌,船儿划动犹如飞鸟。 注释: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丁宁:小心。长生万石君:指仙人。葵丘戍:古代边防要塞。流水桃花:比喻美丽的景色。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江景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江水波光闪烁、沙滩平坦如掌的画面,同时通过“棹如飞”这一意象,表达了船速之快,给人以速度和激情之感
【注释】 赣滩:指赣江边险急的河流。十八滩:泛指赣江十八处险滩,其中十八滩为最著名者,在今江西于都县境。一叶身:指小船,以“一叶”代船,意谓孤舟独行。 识旧词臣:识,了解;旧词臣,指曾作过宰相或大臣的人(唐时称翰林学士为“词臣”,后亦泛称文翰清高之士)。 诗魂百载犹苏醒:诗人一生坎坷,晚年仍能写出感人至深的佳作,故云“苏醒”。苏,苏醒;悟,觉悟。 应笑风波解戏人:应,应当;笑,笑傲;解,懂得;戏
译文:在七月二十一日重游赣滩,我写了十首绝句。 注释:储潭、来时:地名,指江西南昌。惊湍:急流的水。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诗中描绘了赣江两岸的美景以及作者游览时的愉快心情。通过对比来时和现在的情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诗人在游览赣江过程中,吟诗把酒,傲视激流,表现出一种豪放、自信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