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书归隐不辞遥,庠序懒陪耆老朝。
野外卜居无鬼瞰,山中誓墓以神要。
暂来同作荔枝社,安可轻违桂树招。
已遣官奴理琴瑟,岂惟百戏但歌樵。
师伯浑用韵复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束书归隐不辞遥,庠序懒陪耆老朝。
野外卜居无鬼瞰,山中誓墓以神要。
暂来同作荔枝社,安可轻违桂树招。
已遣官奴理琴瑟,岂惟百戏但歌樵。
注释: -师伯浑:即师厚,字伯浑。 -用韵复次:用韵律来重写这首诗。 -庠序:指古代的学校。 -懒陪耆老朝:不愿意参与老人的朝会。 -卜居:在野外选择住所。 -无鬼瞰:没有人监视。 -誓墓:在山中为死者立碑。 -荔枝社:一种聚会。 -安可:怎么可以。 -官奴:指侍奉皇帝的奴仆。 -百戏:各种戏剧表演。 赏析: 师厚的诗歌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他隐居生活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淡薄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师伯浑用韵复次(师伯浑用韵复次) 风俗相传三近古,作成况自圣明朝。 藏家文字本苍史,继世子孙非黑要。 近报汉廷频诏下,时闻蜀士有旌招。 怪君尚尔衣逢掖,独向空山伴采樵。 注释: 1. 风俗相传:指的是流传下来的习俗和传统。 2. 作成:成就或功绩。 3. 圣明朝:指圣明的时代。 4. 藏家文字:指藏书之家,也泛指书籍的文字。 5. 苍史:古代史书
【注释】: 师伯浑:人名,此处指作者的朋友。 奔流:江河奔流不息。 黄鹄:黄鹄鸟,一种大雁。 白鸥盟:指朋友之间的约定,表示彼此关系密切。 益部官曹:益州(今四川成都)的官署。 津乡:水边的乡村。 躬耕:亲自耕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师伯浑的朋友的赠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寓意丰富。 首联“背郭深通一径遥,奔流坐看百川朝
师伯浑用韵复次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 惟须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缝襋要。 来岁定从田父去,飞书不待故人招。 平生最爱津乡聚,江小可渔山可樵。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 - 解析: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诸侯和现代地方官员之间的对比。古时,诸侯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和权威,而如今地方官员则显得较为软弱无力,每年只进行简单的朝拜仪式。 - 译文:
诗句:东望行都绛阙遥,老来筋力倦趋朝。 译文:向东望去是行都的壮丽宫殿,我年纪渐长体力也日渐衰弱,步履匆匆地走向朝廷。谁能像我一样做官,处理繁杂的文书?只愿购买田地,过着悠闲的生活。希望我的志趣能与高士相同,但我才能不足,难以得到大夫的青睐。津乡有先贤居住的地方,过往之人都不敢随意打扰。 赏析:晁公溯的这首诗《师伯浑用韵复次》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师伯浑用韵复次》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下面是诗句、译文及注释的逐句解释: 1. 筋力何堪道路遥,难陪诸彦侍同朝: - 筋力何堪道路遥:形容旅途遥远,体力难以支撑。 - 难陪诸彦侍同朝:表示无法与同辈一起在朝廷中共事。 - 注释:表达了诗人因路途遥远而感到身体疲惫,无法与同僚们一起共事的无奈之情。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艰辛旅途和对同僚的思念之情。 2.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师伯浑用韵复次 日翻蠹简书斋里,往往编摹自汉朝。 鸡距束毫来武信,马肝琢砚出高要。 时因抚事歌成相,更复怀人作大招。 知子山中富吟咏,纵横文力到孙樵。 注释与赏析: - "日翻蠹简书斋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书房里翻看已经破旧的书卷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珍视和对学习的热情。 - "往往编摹自汉朝":这一句说明了作者在编纂书籍时的借鉴对象是古代的汉朝